湖北:小切口大保护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迈大步

作者: 张洽棠 李建民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张洽棠  李建民

    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不是“包袱”,而是“机遇”,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是湖北省的各地的共识和实践。
    如何从生态价值这个“小”切口,做出绿色长江“大”保护的文章?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湖北省着力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同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操作路径,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长江大保护项目投融资模式。

以探索实现生态价值为切入口

    湖北省在大力进行环境整治的同时,着力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绿色革命。
    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湖北省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成立政府投资400亿元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夯实绿色产业发展底盘,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积极推进武汉市、三峡地区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在鄂州市率先开展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力支持各市州积极结合本地实际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路径,将湖北长江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武汉市系统推进“四水共治”和科技创新。武汉市主动在国家赋予的使命中去谋划定位,突出江城特色,探索出一条“共治为基、科技为魂、制度为要、民生为本”的绿色发展新路子。统筹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2019年武汉市安排“四水共治”项目488个,全年完成投资314.32亿元。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在全国首创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在组织建设、平台搭建、渠道打通等各方面大胆探索,形成一套绿色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做法,促进武汉科教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建设武汉长江新城(新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青山北湖生态试验区、东湖城市生态绿心、硚口汉江湾生态治理试验区等六大示范先行区,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鄂州市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鄂州市采用“当量因子法”,测算土地、水域、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推动自然资源资产实现价值化、市场化、金融化,实行生态责任制度化、发展动能生态化,建立横向各区间责权利相一致的生态补偿机制。梁子湖区凭借其良好的生态成为最大受益者,近3年共获得市政府和其他区政府生态补偿资金2.25亿元。
    三峡地区统筹实施绿色发展示范。国家长江办确定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等地与重庆市联动开展三峡地区绿色发展示范。目前,已印发实施《湖北省三峡地区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宜昌市全方位开展生态公民建设,开展“五星生态公民”“生态公民”“生态学校”“生态社区(村)”示范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教育从“生态小公民”向“生态好公民”拓展跃升。远安县在三峡地区以长江支流黄柏河流域为切入点,研究流域水环境治理质量激励约束与磷矿开采挂钩的流域水质模型,探索建立地方政府、磷矿企业、三峡基地公司与矿区群众多方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模式。

以投融资模式创新为着力点

    长江大保护项目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重点聚焦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多为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资金投入压力较大。
    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省积极推进长江大保护项目资源整合、综合运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操作路径,努力实现项目收支平衡,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长江大保护项目投融资模式。
    一方面,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编制《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规划》,提出了“一干两支六提升”的全域规划思路,即以长江干线和汉江、清江两大支流为骨架,融资支持湖北全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六大领域,并按照“规划项目化、项目金融化、金融方案化”原则,策划梳理出总投资1.14万亿元的动态项目库,成为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省长江办与国开行成立工作专班,研究探索出“三个一”市场化融资模式,即一个符合市场化运作的建设运营主体,一个符合战略要求且收益总体平衡的项目包,一个符合政策规定的商业模式,为项目获得银行贷款提供必要的经营性现金流。汉江流域襄阳段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一期项目,从创新设计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入手,构建“三个一”的商业模式,实现项目长期可持续运营,获得国开行湖北省分行授信贷款金额90亿元。
    另一方面,引入央企资本参与项目合作。积极支持三峡集团在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成功争取三峡集团新设立的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落户湖北武汉,资金规模1000亿元的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落户湖北宜昌。湖北省与三峡集团签订《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合作协议》,支持其在武汉、宜昌等地开展生态环境治水试点,参与项目44个,投资规模684亿元,已落地项目11个,总投资149亿元。支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发挥主体平台作用,在湖北咸宁开展生态环境治污试点,参与各地节能环保项目27项,投资规模81.7亿元,已落地项目11个,总投资1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