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保粮食安全促乡村振兴

作者: 张洽棠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张洽棠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介绍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钱毅表示,优质粮食工程是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十三五”时期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是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作为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出台的重大政策。目前,优质粮食工程正处于第一轮全面收尾总结、新一轮抓紧谋划推进的重要节点。

第一轮优质粮食工程实现既定目标

    钱毅表示,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和实施指南,中央财政连续4年给予资金补助支持,推动全国优质粮食工程顺利实施。
    从进展情况看,2017年以来,中央、地方财政和社会累计投入超过815亿元,统筹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建设,各地聚焦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实施一批项目,有力推动了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落地见效。截至2020年底,各地重点实施9238个项目,其中已开工建设8888个、完工7798个,开工率96.2%、完工率84.4%,除2020年项目,均基本完工或进入收尾阶段。
    从实现目标看,科学布点建设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了全国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全覆盖;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质检机构网络,提高1500多个粮食质检机构装备和服务功能,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覆盖面提升60%;“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扶持389个示范县和1200多个示范企业,推动粮食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增加优质粮食4700万吨。
    从取得成效看,优质粮食工程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品牌影响力、引导健康消费等方面成效显著。随着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粮食收购逐步由政策性收购为主转向市场化收购为主,市场化收购比例达90%,优质优价趋势明显。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由点及面、全面推开,一大批骨干企业做优做大做强,一大批特色园区集聚集约发展,一大批区域品牌形成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实现了粮食增产与提质并重,成为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0多亿元,倾斜支持258个原国家级贫困产粮县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实现粮食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