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北广深”的一线城市格局正在改变,中西部城市正在向东部沿海地区发起挑战

城市GDP排名争夺战:拼搏到毫无保留

作者: 季晓莉
本报记者 | 季晓莉

    在多重因素冲击下,2022年我国各地经济增长来之不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量级,达到121万亿元,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2年,如果从地区生产总值的角度看,各城市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2023年,各地的经济发展动力从何而来?
   
 2022年GDP排行榜前30:城市实力“沉浮图”

    截至2月12日,2022年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数据全部出炉。虽有名次上下浮动,例如福州、泉州超过济南、合肥,升至全国第18、19位,西安超过南通、东莞,升至第22位等,但并没有城市新进入该名单。2022年,排在GDP为8029.8亿元的第30名温州之后的沈阳、昆明、长春、厦门、潍坊,GDP均未突破8000亿元。
    从经济总量来看,有7座城市2022年GDP超过2万亿元:上海、北京超过4万亿元,深圳独处3万亿元这一档,重庆、广州逼近3万亿元,与苏州、成都同处2万亿元阵营。其中,成都地区GDP达20817.5亿元,于2022年首次加入2万亿元城市俱乐部。
    GDP前10强城市格局发生了变化:重庆近几十年来首次在经济总量上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正在改变“上北广深”的一线城市格局。再加上武汉超越了杭州,这标志着中西部城市正在吹响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起挑战的号角。
    此外,根据天津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2年,天津GDP总量为163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位列全国第11位,退出前10强。但是天津的制造业基础仍然强大,其实力在全国依然处于顶部地位。
    总体看,我国内地GDP万亿之城已多达24座。从其分布区域来看,包括上海、北京、重庆、天津4座直辖市,广东省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江苏省的苏州、南京、无锡、南通,浙江的杭州、宁波,福建省的福州、泉州,山东省的青岛、济南,以及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安徽合肥、陕西西安。其中,南方城市18座,北方城市6座,南方城市的数量遥遥领先。
    广东在2021年成为国内首个GDP超12万亿元的省份后,2022年逼近13万亿元,达129118.58亿元。在2021年东莞迈入“万亿俱乐部”后,广东拥有了4座万亿城市。而江苏早在2020年就拥有了苏州、南京、无锡、南通4座万亿城市,2022年江苏GDP突破12万亿,达1228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在万亿城市的后备军中,常州、烟台是第25座GDP万亿城市最热门的候选城市。2022年常州GDP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达9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3.5%;烟台GDP为9515.86亿元,同比增长5.1%。常州、烟台均提出2023年冲刺“GDP万亿之城”。
    2022年,由于常州、烟台晋级9000亿元城市,处于8000亿元梯队的城市剩下唐山、徐州,再加上2022年新晋级的大连与温州。2022年,唐山GDP为8900.7亿元,同比增长4.7%,离9000亿元仅“一步之遥”,而徐州GDP为8457.84亿元,同比增长3.2%。2021年7000亿元梯队有7座城市,包括大连、温州、沈阳、昆明、长春、厦门和潍坊,但2022年大连、温州GDP也迈入8000亿元行列。其中大连为8430.9亿元,同比增长4.0%,温州达8029.8亿元,同比增长3.7%。
    
“强省会”策略: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

    近年来,长沙、石家庄、福州、贵阳、太原、济南、南宁、武汉、郑州、昆明、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很多省会城市都提出了“强省会”或强中心城市战略。这些地方认为“强省会”能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可以成为培育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抓手并走向“网络化发展”,也出台了不少具体行动细则。
    例如,在省会合肥市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同时,安徽省的经济也迎来了腾飞。2018年,安徽GDP排名位于全国第13名。同年11月,安徽全省划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凭借交通方便、有较多的土地指标、能耗指标充足、用工成本较低等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承接了长三角的产业转移。2019年,安徽GDP总量已逼近上海,距离全国十强仅一步之遥,积极布局科技前沿领域,如智能语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产业,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实现落地转化。2022年,安徽GDP达45045亿元,首次超过4.5万亿元,反超上海,跻身全国省份GDP前十强。
    而对安徽GDP总量贡献最大的是省会合肥。2022年,合肥GDP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占安徽GDP近三成。合肥近些年被称为“风投之城”,投资了京东方、长鑫、蔚来汽车,还培育了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越来越多“国字号”科创中心落户合肥,合肥已形成从家电、面板到芯片、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产业等工业产业集群。
    在这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带动下,2022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6.1%,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增速居长三角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14.2%和35.2%。安徽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4.8%。光纤产量增长23.6倍,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67.5%和33.6%。
    
2022年新现象:中西部产业转移人口回流

    一般来说,我国经济地带可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4个区域。中部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6省;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省份;西部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和广西12省份;东北则是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2022年,由于经济体量大和疫情影响,东部省份普遍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但2022年有5个西部省份进入全国GDP增速前十,分别是甘肃、云南、陕西、内蒙古和宁夏,增速分别为4.5%、4.3%、4.3%、4.2%和4%。西部省份的高增速,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基数小,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下的产业转移。这5个西部省份都是资源能源富集省份,GDP增速主要靠工业增长拉动。
    例如,内蒙古2022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51.7%,占到半数以上。云南在2023年初就落地两个电池大项目,2022年云南产业投资增长42.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0.6%,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
    与众多中西部省份GDP增长逆势上扬相对应的是,2022年悄然出现一个现象:在全国人口总规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有些地区却呈现逆势上升。而且,不是传统强势地区持续虹吸弱势地区常住人口,反而是中西部地区虹吸东南沿海地区的常住人口。
    例如,江西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4527.98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0.58万人;广西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5047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0万人;重庆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3213.3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0.9万人。据有关专家分析,这些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甚至是负增长,因此出现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增长,较大可能是常住外省的人口开始涌入这些地区。或者说,这些地区在2022年出现了明显的人口回流现象。尤其是贵州,2021年人口净流出数量为25.4万人,而这一数字在2022年降至10.3万人。
    可以佐证的是,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曾介绍,针对2022年农民工返乡就业,将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但是,随着2023年全国经济的复苏,尤其是东部城市服务业的恢复,预计会有大量返乡农民工回流东部地区。据江苏省人社厅消息,截至2月7日,江苏农民工春节后返岗率已达90.2%,比2022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人口流向这一趋势最终朝向东部,还是中西部,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格局形成时期。
    
2023年:GDP目标下调,压力下实现增长

    面对压力和困难,2023年,不少城市下调经济目标增速,但多数维持在5%以上。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跑赢2022年并争取更好成绩,所有城市的领导班子都拿出了新的行动计划。
    新年开工第一天,2022年GDP被武汉反超的杭州市,市委书记刘捷在杭州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夺取“开门红”、打好“翻身仗”,“要努力到没有遗憾、拼搏到毫无保留”。2022年,杭州GDP比上年增长1.5%,增幅低于浙江省1.6个百分点。1月28日,20家杭企招聘负责人踏上了外出招聘的旅途。接下来,杭州还将分批带领企业前往河南、贵州、湖南、山西等地,密集开展劳务协作招聘活动,帮助企业招工纳才。
    近日,2022年GDP被重庆反超的广州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表示,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三个一万亿”将支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增长6%以上。今年以来,广州市先后举行了重大项目开工签约等一系列活动,上百家企业经营者代表纷纷表示将坚定不移立足广州、投资广州。
    据介绍,2022年,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8879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0.8%。2023年,广州将着力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现代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13个千亿级产业链群以及一大批百亿级产业链群。
    新晋“2万亿元俱乐部”的成都,在2023年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发展经济。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仅2023年工作建议内容中成都就出现了18次,包括深入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制造强市试点,支持成都、自贡等打造千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支持成都、绵阳、眉山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等。1月初,成都启动招商引智重大项目签约活动,投资14亿元的普华永道全国数智创新中心项目、德赛西威成都研发中心项目等纷纷落地。
    至于“优等生”深圳、苏州,更是不肯落后,纷纷使出派发“大红包”的招数。近期,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服务深港合作鼓励总部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落户奖励设定为200万~1000万元;团队奖励按照贡献越大、奖励越高原则,明确“总部企业上一年度利润总额3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下的,给予300万以上3000万元以下经营团队扶持;利润总额30亿元以上的,给予3000万元经营团队支持”。1月30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对产业创新集群工业企业当年度设备投入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项目设备投资额给予6%~15%的奖励;对引进重大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助等。
    城市和地区的GDP,基于区域范围、人口、产业及其他生产要素,也取决于城市发展政策。每年各地GDP的竞争都是激烈的,城市排名的上与下,可以看到一个城市做对了什么,也可以看到大势所趋。2022年,疫情是不少服务业和制造业发达的大城市面临的最大不利因素,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则机会较多。2023年,会有新的产业赛道胜出,也会有更多的城市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