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长期可持续发展 ESG投资行稳致远

作者: 柴洁 潘晓娟
柴洁  本报记者 | 潘晓娟

    伴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资本市场对ESG投资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升温。企业如何开展好ESG实践并应对资本市场的披露要求?如何将其反映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如何撬动更多的商业资本投入到可持续发展?在日前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多场分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针对上述议题展开探讨,并重点分析了ESG投资发展路径。
    当ESG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如何统一标准成为当下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步骤。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谈到,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ESG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保障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多位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必须把ESG投资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和运营全过程中,在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需契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ESG融入到企业管理和运营全过程

    ESG理念,起源于早期的社会责任投资,是在传统财务指标基础上,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要素融入投资决策流程,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主要涉及投资指引、信息披露、评估评级等重点方面。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彭华岗表示,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融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和运营的全过程。ESG对投资界来说是一种理念,对实体企业来说则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具。
    “ESG以资本为动力,以治理为核心,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具。投资类企业本身没有生产经营实践,其理念必须辐射实体企业,而资本这个‘指挥棒’必然会对实体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产生极大影响。可以说,ESG是资本推动了商业向善。”彭华岗说。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表示,国资委已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统筹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今年将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实现相关专项报告披露的全覆盖。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分析认为:“目前上市公司ESG的信息披露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性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实践时间短,各行业标准各不相同。”他强调,要针对不同行业进行特殊设定。
    SK社会价值研究院院长罗硕权表示,在推进企业落实ESG过程中,需要运用法律法规将ESG规范化。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名誉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看来,企业在落实ESG标准时需要有更为明确、具体的基准线。

金融机构践行ESG理念

    近年来,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的合规性要求,也在不断推动金融业提高对ESG的重视程度。在践行ESG理念过程中,金融机构纷纷进行有益探索,ESG正逐步上升为投融资领域的关键抓手。
    绿色金融是推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到绿色产业的重要手段。其中,绿色债券是为有利于环境项目相关活动融资、再融资的金融工具。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3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球绿色、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挂钩(SLB)和转型债券的累计发行量达3.5万亿美元。其中,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定义的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已突破2万亿美元。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成为新兴市场最为活跃的绿色债券发行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截至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约占所有贷款余额的10%;绿色债券余额也大幅增长至超2.5万亿元。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内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手段,推动金融体系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产品和工具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数据较少、标准不统一是金融机构践行ESG理念面临的困难。”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文仲表示,北京金控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是积累数据,北京金控旗下专门设立金融大数据公司;另一方面,是利用数据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进行画像。此外,北京金控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碳期货等方面进行探索,希望借此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隽表示,近年来,丝路基金一直非常重视ESG投资,2022年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可持续投资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的ESG投资相关政策,同时也在探索开展自身的碳足迹测算。此外,丝路基金一直在跟踪国际ESG可持续投资相关标准,力图第一时间借鉴国际经验,把ESG投资理念融入到日常经营中。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

    如何更好地推动ESG发展?彭华岗分析认为,ESG发展在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需要契合地域特点。ESG是国际通用语言,其基本逻辑、核心内容、方法途径等都应该是国际通用的,但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未有通用标准。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重视和推动下,我国的ESG建设快速发展。随着ESG评级的不断涌现,国际ESG机构也在持续扩大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评级范围。国内的基金公司、中介机构纷纷发布了ESG评级产品,丰富了中国ESG评级体系,许多企业开始建立健全ESG管理体系并发布ESG报告,将ESG管理要求融入公司治理和各个环节。
    彭华岗谈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ESG标准体系,是引导中国企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强调ESG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必须契合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
    “ESG国际标准的融合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分析认为,在未来,如果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他们也要满足中国的标准。因此,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在符合一定规则和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
    “中国ESG标准制定要形成统一的标准,还需要和企业的现状相匹配。”吴晓求表示,企业需要先把主业做好,合规合法经营,这才是做好ESG的基石。ESG理念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有很好的目标、理想、口号,企业认准这个目标不断推进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