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长河“绿”意浓

——来自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暨荒漠化综合防治现场会的报道

作者: 吕书雅
宁夏中卫市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中卫市通过建设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发展特色农业、光伏产业、沙漠旅游业等,实现了“绿进沙退”的重大转变,已治理沙漠150万亩,使腾格里沙漠后退了25公里。治理区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图为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两侧形成的绿色长廊。新华社
本报记者 | 吕书雅

    大漠起翠屏,绿带锁黄龙。盛夏时节的阿拉善万物葱茏,生机盎然。行走在乌巴公路上,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净土、绿地,满眼尽是动人的生态画卷。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组织召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暨荒漠化综合防治现场会,现场调研观摩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内蒙古、山西、湖北、云南等省区发展改革委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甘肃省民勤县等项目实施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内蒙古自治区依托荒漠化治理“阿拉善模式”,将千年前沙漠里的一声叹息演变成如今的一段传奇;山西从“靠天靠地”到“靠质靠技”,使“汾河晚渡”的美景得以再现人间;荆楚大地的“百河千湖”,成为小流域绘就大生态的治理样板;七彩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出“绿色和谐”步伐,正成为无数人的“诗和远方”;敢于大漠绘丹青,甘肃的治沙“良方”正沿着“一带一路”走向更多“沙困”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总体呈稳定向好趋势,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完成。翻开中国版图,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亮眼成绩单正在铺展开来,尽显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规划引领
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兴则文明兴。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成为一道必答题。从探索到形成方案,从试点到出台实施相关政策文件,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还要求“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理念先行,科学谋划——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规划布局了“三区四带”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等9个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
    锚定目标,明确方向——
    《“双重”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主要目标:通过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基本绘就。
    《“双重”规划》细化了2020年底前、2021~2025年、2026~2035年等3个时间节点的重点任务,根据“三区四带”各区域的自然生态状况、主要生态问题,研究提出了主攻方向。
    规划引领,谋定后动——
    《“双重”规划》及9项专项建设规划印发实施后,各地区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状况,结合当地生态功能区和工程布局,相应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实施方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理念和要求也逐步实现了落实落地。
    如今,一份亮丽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更写在人民心头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张建民在现场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重点生态工程的支撑下,全国已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森林抚育13.22亿亩,森林覆盖率、蓄积量分别提高到24.02%和194.93亿立方米,共完成种草改良6.11亿亩,全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5万平方公里和4.33万平方公里,重点河湖湿地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境退化趋势初步遏制,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进退有度
探索独有生态治理模式

    多年来,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逐步推进,许多“生态伤疤”逐渐被抚平。水进沙退,曾经的青海湖被沙地侵蚀湖面分离出一个子湖,如今子湖已重新回到主湖的“怀抱”;人退生灵进,吉林长白山区拆除了多座小水电站,畅通了冷水鱼洄游通道……一个个生动的变迁缩影,见证了新时代中国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坚实步伐。
    此次现场会的举办地阿拉善也探索出了适合本地的沙漠治理模式。阿拉善年均降雨量最少仅为20毫米,年均蒸发量最高达到4200毫米,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荒漠化程度最严重、自然条件最恶劣、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在沙漠里种一棵树有多难?“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阿拉善戈壁荒漠上随处可见的人工梭梭、花棒等,都是经过几十年探索才种活成林的。”阿拉善盟林草局治沙造林科科长海莲说。
    2000年,阿拉善盟“百万亩”梭梭生态林基地建设项目启动,目前已建成9个规模化的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造林总面积814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146.7万亩。“看这株梭梭,地上部分有两米高,防风范围能达到它身高的10倍。”在阿拉善盟“百万亩”梭梭生态林基地,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向本报记者介绍梭梭的防沙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阿拉善盟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37%,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达到23.18%。沙尘暴次数由2001年的27次减少到近几年的3~4次,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对处于风口、沙化面积广、极度干旱的阿拉善来说,已是难能可贵。
    建盟40多年来,阿拉善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9100多万亩,全盟草原和森林资源总面积分别达13552.05万亩和3012.05万亩,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从2001年开始至今,阿拉善根据气候和立地条件,采用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更接近自然恢复的飞播造林,因地制宜总结出“适地、适种、适时、适量、封禁、补播、卫星导航、种子丸粒化”等具有阿拉善特色的飞播造林模式,开创了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飞播成功的先例。
    截至目前,实施飞播造林累计705万亩,飞播区植被覆盖度由5%提高到50.4%,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建成长350公里、宽3~20公里,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建成长110公里、宽3~1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阿拉善盟因地制宜在轻度、中度、重度沙漠化地区采取不同措施,大力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从2000年至今,被腾格里沙漠占据的阿拉善左旗种植乡土灌木树种达到353万亩。
    放眼全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一块块生态环境的补丁已被缝合,一个个生态治理的短板正在补上,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不断推进,一条条江河、一个个湖泊有了专属守护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大江南北的奋斗者用汗水浇灌和培育着共同的绿色家园。
    
绿富同行
产业发展助农牧民增收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两山论”的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惠民,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收获幸福。
    就拿阿拉善来说,这里因沙而名、因沙而美、因沙而兴,既有人人向往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也有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从草场退化到梭梭成林,从沙吹人跑到人们返乡创业,宗别立镇茫来嘎查党支部委员王刚见证了沙漠治理的成效。
    在王刚的儿时记忆中,因为生活环境恶劣,嘎查上26户牧民陆续搬走,最少的时候仅剩5户人家。“2012年,我们在这片草场开始大面积种植梭梭。后来,政府给我们提供肉苁蓉嫁接技术,推动了产业转型,通过改进嫁接技术,每年每户肉苁蓉产业收益就有8~10万元。”王刚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以三口之家计算,每人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种植梭梭不仅绿了沙漠,更鼓了农牧民的“钱袋子”,如今嘎查这片地区的农牧户又恢复到了20户左右。
    追风逐日风光好,点沙成金枝散叶。乘着绿色新能源的春风,阿拉善跑出绿能转型发展“加速度”。据了解,阿拉善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土地8.93万平方公里,打造“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预计到2025年,全盟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盟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80%;预计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以上;预计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不止阿拉善,其他地区也结合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围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了大量探索。湖北对清江、堵河、澴河等流域的生态修复项目作了统筹规划,在上游地区种植水源涵养林的基础上,在中游地区重点种植速生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下游地区着力发展果树、药材和牧草,还在十堰市郧阳区打造了油橄榄育苗、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促进了15个乡镇5000余农户有效增收。河南结合相关项目建设,新建优质林果基地20万亩,改扩建木本油料基地22.6万亩,新发展林下种养殖141.74万亩。重庆重点发展桢楠、油茶、油橄榄等特色经济林1782万亩,推进山林资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既要生态绿色,又要生态财富。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同时,积极推动相关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各方努力下,大美中国画卷里的“绿”意更浓了,“绿”能更足了。
    张建民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发展改革系统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来谋划和推进“双重”“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翻开历史的长卷,岁月皆在长河,奋斗初心可鉴。在林间草地、在田间地头,在改革前沿、在创新高地……每个人坚定前进的脚步,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造就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有理由相信,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未来定将交出更优、更好的绿色答卷,绘就更新、更强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