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媒体“探秘”奉贤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作者: 鲍筱兰
    本报讯  记者鲍筱兰报道  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2025长三角百家媒体看奉贤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于9月12日正式启动。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百余家媒体代表齐聚奉贤,通过3天深度走访,全景式解码这座南上海新城的创新基因与发展密码。
    记者走进同创普润(上海)机电高科技公司,见证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技术壁垒,6N级超高纯金属材料突破半导体“卡脖子”瓶颈,为我国芯片制造产业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奉贤的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感触!特别是高纯度的铝、铜、钛填补了我国在电子设备特别是芯片制造方面的空白。”安徽省利辛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楚治涛感慨道。
    驻足数字江海、海归小镇,认识这座“一站式海归人才服务中心”,《浙江日报》记者陈晓对海归小镇的“软硬兼施”印象深刻:“这里不仅是科创企业的创业沃土,更解决了海归人才的生活后顾之忧,真正让创业者快乐创业、安居乐业。”
    走进菌小宝,实地探访企业文化展示、研发实验室及质检中心,见证婴配级生产线如何保障全生命周期益生菌品质,黄山市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余俊翔说:“菌小宝引领益生菌行业,尽显科技创新能力。”
    来到美谷美购跨境购,实地探访这座“直播基地+保税仓”双引擎驱动的美妆全球展销平台,《江苏经济报》编辑江霞感叹:“东方美谷已成为美丽健康产业的世界级地标,汇聚全球顶尖企业与研发人才,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的奉贤典范!”
    记者走进在水一方科幻馆,这座以《三体》为魂的沉浸式体验场馆,可触可感的沉浸展项重塑长三角科幻地标,从“三日凌空”的震撼光影秀到“水滴”降临的逼真场景还原,科技与人文的边界在这里被巧妙打破。《宁波日报》记者廖惠兰在体验后不禁赞叹:“IP化作可触碰的30多个沉浸展项,让文旅‘破圈’有了新答案。”
    爱企谷集市以独具匠心的空间美学,将江南老街的粉墙黛瓦、青石板路与工业朋克的粗犷铁艺、齿轮机械元素巧妙交织。由旧厂房改造的“时光驿站”里,银发长者们围坐品茗,享受着适老化改造的休憩空间。《黄山日报》记者樊成柱漫步其间,不禁感慨:“这是对‘康养+文旅+田园’模式的成功实践,我感受到了奉贤对银发群体需求的贴心考量。”
    次日,记者们还先后探访了“南桥源”城市更新项目。漫步其间,百年鼎丰酱园褪去工业外衣,蝶变为融合历史肌理与现代创意的文创综合体;斑驳的黄酒仓库经艺术点化,转身成为承载烟火气息的主题餐饮空间;古华庭商业体如时光穿引者,将古典园林的雅韵与婚姻登记处的甜蜜经济巧妙缝合在一起。踏入1.6万亩的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这片城市“生态绿肺”,记者们在葱茏绿意间呼吸自然馈赠。
    记者循着速度的脉搏来到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中国站决赛现场。抬眼望去,来自22个国家的90余位顶尖车手,驾驶着赛车在蜿蜒的赛道上腾空、飞跃、疾驰,每一次引擎的咆哮都激荡着观众的心跳,每一次跨越障碍的瞬间都闪耀着力与美的光芒。
    “我握紧相机,追逐着那些充满力量的瞬间。我看到的不仅是速度与激情,更是奉贤充满活力的城市气质。”安徽《铜陵日报》记者过仕宁道出了在场所有记者的心声。
    通过3天的密集走访,记者循着奉贤的产业脉搏、生态肌理与人文脉络,见证了一座新城如何以“产业升级”锻造强引擎,以“美丽健康”雕琢新颜值,以“文旅融合”滋养烟火气,以“着眼国际”链接大格局。
    这座拥有131万人口的新城,在13.7公里江岸的奔涌与31.6公里海岸的浩瀚间,以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定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壮阔蓝图。奉贤正以“奉贤美、奉贤强”的生动实践,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着产城融合的诗意答卷,让世界看见一座新城向新而行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