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企百强入围门槛首破50亿元

作者: 宗航宇
    本报讯  日前,北京市工商联、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召开2025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发布会。现场发布了2025北京民营企业百强主榜单和科技创新百强、文化产业百强、专精特新百强三个分榜单。作为首都民营经济的优秀代表,百强企业主榜单实力再攀新高。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入围门槛首次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7.5%,五年累计增长38.6%。
    榜单显示,北京民营企业百强营收总额达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27%,五年累计增长38.8%;资产总额达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6%,五年累计增长183.4%,均创历史新高。68%的百强企业集聚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领域,7家企业的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技术原创能力突出。
    榜单显示,京东集团再度实现领跑,连续八年居百强榜单之首;理想汽车首次入围就跻身前十,自研技术落地应用助力北京汽车产业“强链”“补链”;泡泡玛特凭借“Labubu”在全球“圈粉”,企业境外营业收入占总额近四成……沉甸甸的榜单,不仅是企业发展规模与实力的成绩单,更是一面折射北京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增长动力和转型魄力的多棱镜,充分展示出北京民企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
    榜单里共有22家民营企业还进入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居全国城市第一,这也充分展示出首都民营经济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强劲发展图景。
    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研发强度领跑,高附加值夯实竞争优势。营收总额达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3.79%,营收结构持续优化;利润总额达1360.44亿元,同比增长20.54%,高附加值特征愈发凸显;研发费用总额达1742.69亿元,同比增长5.36%,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9.47%,关键技术主要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其中,95%的企业已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51%的企业已布局未来产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合计达3337项,正实现从“技术领先”向“规则引领”跃升。
    北京民营企业文化产业百强规模大幅增长,新业态激活增长动能。资产总额达6804.48亿元,同比增长77.17%,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营收总额达4200.80亿元,同比增长37.82%,高新技术服务业成为营收主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趋势凸显;利润总额达435.90亿元,同比增长77.21%。40%的企业已形成成熟的“文旅+”融合模式,25%的企业积极探索跨界合作项目,86%的企业布局文化新业态。
    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彰显精锐本色,创新赋能产业升级。营收总额达755.56亿元,税后净利润达97.30亿元。97家企业核心技术源于自主开发,76家企业参与了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合作模式。95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46家企业涉足未来产业。近四成企业获得首台(套)产品或新技术新产品认定。
    作为百强调研与发布工作的创新性举措,今年首次发布北京民营企业优秀投资案例和社会责任优秀案例。据介绍,共评出20个优秀投资案例,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属性明显,科创相关投资案例占95%;投资类型多样,战略投资占65%,创新技术投资占40%,企业并购占30%,产业投资占25%。今年有35家企业案例被评为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宗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