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8-02
2014-08-02 第B06版:城市社会 大 | 中 | 小 

“更难”就业季大学生薪酬期待不降反增

国企仍是首选,民企吸引力上升,创业人数激增

作者: 蔡若愚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5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蔡若愚

    2013年的“最难”就业季在2014年变成了“更难”就业季。中华英才网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5月份,仍有38.9%的在校大学生尚未签约,然而,即便就业压力严峻,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薪酬预期不降反增——77%的在校大学生预期薪酬集中在每月4000~5999元的区间。而在去年,75%的在校大学生预期薪酬仍集中在每月2000~3999元间。
    对此,中华英才网研究院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经济因素是物价上涨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活成本增加,但与此同时,90后大学生群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追逐更加强烈,进而通过薪资有所体现,也是造成预期薪酬逐年走高的成因之一。
    薪酬只是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工作单位的性质也多有考虑。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35.9%的在校大学生仍将国有企业列为最理想的求职单位,但在工作3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依然选择国企的比例就下降为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33.63%。可见,国有企业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但随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大量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国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下降。
    而在国企、民企和外企之外,今年有自主创业倾向的大学生攀升至18.9%,较去年的2.21%有大幅度的增长。对于创业人数的激增,报告分析:客观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催生了大量的市场机会,为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主观上,已就业人群在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本之后,也更期望通过自己能够掌控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此外,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创业的政策,也是不可小觑的刺激因素。
    事实上,在今年的招聘季中,仍然存在人才供求的结构性错位现象: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匹配度低。据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中仅有19.3%希望从事与自己本专业一致的工作,而不希望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则高达34.9%。与此同时,在已就业人群中有66.4%更换过工作,而且其中的86%的人要经过1~2次工作的更换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
    但这一现象在酒店、航空等行业却比较少见。究其原因,这些专业往往针对自身的人才需求与院校展开合作,在所学专业的实用性和毕业后的就业比率上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秘书长李强表示,如果可以推动更多行业与高校的有效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将“招聘”转变为“招生”,将是一个对高校、企业、国家都有利的资源优化过程。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