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24
2017-06-24 第B02版:头脑风暴 大 | 中 | 小 

金融科技领先得益于“比较宽容的金融监管”

作者: 吴晓球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528
吴晓球

    金融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把逻辑线条理清楚,它还是很清晰的。金融无非解决两个领域的问题,一个是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一部分人有钱,而一部分企业需要钱,要解决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金融在脱媒的情况下,通过银行储蓄的方式完成资源配置的过程;等到它脱媒之后,资本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资源配置不再主要由储蓄转换成投资,而主要用财富管理或者风险配置的方式来变成投资。
    另一个问题,是金融为实体经济的交易提供支付清算的功能。在传统的体系下,我们可以通过很多传统的方式去提供结算、清算和支付。到了今天,金融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容易受到科技力量影响的业态。在支付这个层面中,科技的力量,或者说是金融科技(Fintech),开始对支付进行脱媒,导致了第三代移动支付的出现。支付脱媒加剧了整个金融转型,使消费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推动金融转型。
    今天,中国金融在这两个领域里面都处在非常重要的转型期。作为支付形态的金融问题,受到了更大的挑战,我们要正确看待科技对金融的影响。
    第一,资本市场的发展改变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功能。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今年第四期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说中国过去很多领域是模仿学习,并不超前。但现在至少在两个领域,已经处在世界领先的水平,一个是大家熟知的高铁;第二个就是金融科技。科技的力量也改变了中国的金融,使中国的金融开始大幅度地超越几乎所有的国家。这一点得益于我们的监管。
    笔者认为中国金融监管的优点之一,是它比较宽容。如果说中国金融监管是一个教条主义的监管、是一个僵化的监管,那么中国的金融就没有今天的成就,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种新的支付业态将难以出现。我们的监管是宽容的,所以才会有今天非常蓬勃、多样化的金融业态的出现。所以笔者对中国的金融监管给予高度的评价。
    第二,还要理解中国金融的未来究竟在什么方向。这个对于未来的监管变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中国的金融未来无非三点:
    首先,是要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这是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力量,也是财富管理的基石,没有资产证券化、没有资本市场的大发展,要推动财富管理是不可能的。
    其次,我们要大力推进整个中国金融的科技化,科技化也会使得整个业态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最理想的模式是什么呢?它就是要使所有的企业,所有单个个体,都能获得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能够使所有的国民获得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我们说这是最好的服务。普惠金融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将普惠金融理解成是随便贷款、完全不顾风险的承受力,都要支持企业的发展,这完全是一种误区。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结构改革以外,特别要提高金融业态的科技含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有某种端倪,可为普惠性金融提供借鉴。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大金融平台的小额贷款,正在往这方面走。当年除了马云,也许没人想到支付宝的出现将改变一个时代。
    基于这两个变化,你会发现如果这个变化是顺利的话,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开始发生变化,因为证券化金融资产比重在提升。证券化金融资产最重要风险来自于透明度,如果这个产品透明度很低,监管重心需要放在资本充足率上,以资本充足对抗潜在的不确定性。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一个金融体系在迅速提升的时候,往往对资本充足监管下降,对透明性的要求大幅度提高,金融体系亦由原来资本不足的风险过渡到透明度不足和资本不足双重风险时代,这对我们的监管是巨大的考验。
    最后,中国金融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开放国际化,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金融中心,不开放、不推行货币国际化,是不可能的。
    以上三点足可以预示到中国金融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