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7-01
2021-07-01 第05版:特刊 大 | 中 | 小 

革故鼎新改天换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作者: 季晓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831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季晓莉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一条条道路都探寻了,却撞得头破血流。
    面对当时的状况,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发出了著名的蒋廷黻之问: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的民族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胸怀着信念、嘱托和梦想,在上海石库门的旭日里、在嘉兴南湖的碧波中毅然起航。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潮流。经过科学理论武装、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党,具备了引领社会变革、推进正义事业的自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鲜明提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定条件下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要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进行。
    我们党广泛发动工农群众,成功推进了北伐战争;幸存的共产党人掩埋了被反动派屠杀的同伴的遗体,拿起武器、走进山林,投入新的战斗;红军将士闯天险、战强敌,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彪炳人类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党和人民坚忍不拔、血战到底,书写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民族壮歌;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只用约3年时间就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800万军队,彰显了什么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老百姓为了支持党和人民军队,拿出了最后一把口粮、最后一尺布,送走了最后一个儿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当家作主,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时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治理上军令、政令的空前统一;也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自此站起来了!
    然而,新中国在刚成立之时各种挑战极为严峻——经济落后、满目疮痍、民生困苦、百废待兴。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较抗战前减少21%,机械工业几乎等于零,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所有铁路公路在解放时几乎都不能通车。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能不能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有的人不相信共产党会把经济管好,但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展开,新生的共和国呈现出蓬勃生机。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我们要经过人民共和国,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结果,也标志着人类进步事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开启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时代。
    面对重重困难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中国独有的形式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7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1954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固定下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筑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这是一个革故鼎新、改天换地的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站起来了!
    1956年,党的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新国家建立的新制度不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改造,而是重新建立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完善工业体系建设,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规划于清末的成渝铁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40多年里只是地图上一条虚线,1950年正式开工后仅用两年就全线贯通;“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694个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打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治淮治黄、治理长江取得明显效果,农田水利建设在全国热火朝天铺开;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等疾病,或被根除、或得到有效防治……新生的人民政权唤醒了巨大的生产力,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激活了人民的能量、促进了人民的福祉。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斗志昂扬的时代。为了和平,志愿军将士出国作战,谱写了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雄壮史诗;为摘掉“贫油少油”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带领钻井队战天斗地,“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整治“三害”,“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打牢国家自立自强的基石,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创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进行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社会建设与城市建设等,实现了建立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为之后的经济起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资本、制度资本的基础。
    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胜利,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和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应有的地位。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笔直的大道可走,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我们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以载入中华民族和人类史册的奇迹。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