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1-22
2022-11-22 第06版:视角 大 | 中 | 小 

中国互联网行业迈向持续创新和规范运营

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发布,创新指数较规模指数、盈利指数表现更为突出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645
     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观众在参观“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新华社
    11月2日,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2)发布会暨百家企业高峰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宋茂恩发布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报告(2022)》。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持续创新和规范运营正在成为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中国互联网企业朝着健康规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企业综合实力呈现八大特征

    一是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逐年增强,行业呈持续发展态势。2022年,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值高达730.7分(以2013年为基期),较上一年度增长18.5%,较2013年增长630.7%。其中,2022年规模指数值达1043.3分,较2021年增长16.8%,同比去年增速提升了3.1个百分点。2022年盈利指数值达到397.1分,较2021年增长10.9%,同比去年增速下降了9.8个百分点。2022年创新指数得分673.0分,较2021年增长28.6%,同比去年增速提升了13.8个百分点。在这3个分指数中,创新指数较2021年同比增长率最高,表现最为突出。
    二是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呈上升态势。从前百家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来看,2021年,排名前两位的头部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总额占前百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1.9%,同比去年增长14.9个百分点;排名前十位的头部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比达到71%,同比去年增长8.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集中度持续上升。2021年前百家企业营业收入达4.58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2.52%,占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的比重从2020年的6.32%上升至7.33%。前百家企业营业利润总额达4663亿元,增速达17.4%。
    三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发明专利数量呈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互联网前百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达到2923.7亿元,同比增长41.3%,明显高于去年16.8%的增速;前百家企业发明专利总数达到11万项,同比去年增长10.1个百分点。
    四是网络文娱产业持续发展,网络游戏业务境外营收规模呈增长态势。我国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分布存在明显的聚集效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集中了超过八成的互联网前百家企业,在前百家企业中分别有33家、30家和18家。2021年,前百家互联网企业中开展网络游戏和网络音视频业务的企业各有26家,是前百家企业涉及最广泛的业务种类。从垂直领域看前百家互联网企业平均境外营收占比,网络游戏、网络营销、互联网金融的境外营收占比分别为25%、13%和10%。
    五是产业互联网持续发展。2021年前百家互联网企业中有35家企业开展了产业互联网业务,35家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占前百家企业的65.04%。
    六是风险防控能力处于健康水平。2021年前百家企业债务保障率的平均水平是71.9%,同比去年下降11.5%,但总体依然保持健康水平。
    七是上市企业市值和境外上市企业数量均成下降态势。2021年前百家企业中上市企业市值逾15万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境外上市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2%降至2021年的21%。
    2021年,我国互联网投融资规模有所回升,中国互联网企业在香港上市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从细分领域来看,企业服务、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三个领域融资活跃度最高。
    八是互联网企业纳税总额稳步提升。2021年,中国互联网前百家企业的员工数量达163.8万人,较去年减少1.1万人,同比减少0.65%;2021年前百家企业的纳税总额达1377.6亿元,较去年增长346亿元,同比增长33.5%。

成长型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第一,成长型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员工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2021年,中国互联网成长型前二十家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达118%,较2020年提升21.3个百分点,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速是前百家企业的3.4倍。其中,40%的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0%,将为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2021年,中国互联网成长型前二十家企业的员工规模同比增速达51.9%,较2020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有10%的企业员工规模同比增速超过100%。
    第二,研发投入强度创新高,科创人才占比呈稳定增长态势。
    中国互联网成长型前二十家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研发投入方面持续加量,2021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2.6%,高出前百家企业16.2个百分点,其中,25%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0%。成长型企业研发规模同比增速达11.5%,有35%的企业研发规模增速超过50%。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研发人员方面来看,成长型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46.4%,较2020年下降0.5个百分点。研发人员同比增速达40.9%,较2020年上升28.4个百分点。在专利数量方面,成长型企业专利总数达560项,较2020年同比上升24.4个百分点。成长型企业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养,提升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
    第三,聚焦产业链服务,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中国互联网成长型前二十家企业聚焦云服务、数据服务为代表的产业链服务,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深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的应用,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打造和提升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一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部署提速,为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动能提供强大支撑。
    在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网络供给能力加速提升。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85.4万个,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千兆光纤用户数突破6100万户,启动建设多条“东数西算”干线光缆。在此背景下,我国互联网企业以新基建为契机,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数据中心,加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的统筹规划建设,推动集成深度学习、人机协同、跨域集成等功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既为新产业夯实发展基础、助力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也为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动能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下,加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企业在全业务流程上全面升级,打通线上线下各种资源和服务,数据技术的应用扩展到生产环节、流通环节、营销环节、销售环节。企业正在全流程构建自身的数字化触点和供应链服务。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能使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让企业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大势,产品和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为传统企业经营注入新动力,引导其高质量发展。
    三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在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下,互联网企业瞄准产业前沿,将信息技术能力持续向传统产业输出,加大5G网络应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兴技术应用在工业、交通、能源、民生、环境、城市、农业农村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加大相关领域引领性、关键性、基础性核心技术的研发,推进信息技术原创性研发和融合性创新。打造区域制造业数字化集群,推动重点区域制造业集群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与共建共享。加强网络数据汇聚赋能,培育工业互联网模式创新,推广数字化研发、智能化制造等新模式,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四是境外业务持续拓展,助推国际化布局迈上新台阶。
    我国互联网经历了初期探索、大规模出海、全球化战略等阶段。出海的移动应用生态体系日益丰富,出海的应用类型从单一工具类到游戏、电商等垂直领域应用,再到内容类应用,凭借功能完善、较好的用户体验等优势实现对海外的成功输出。在互联网出海浪潮仍方兴未艾的时代机遇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在国际市场展示着中国的力量。
    (摘编自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报告(2022)》)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