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要闻  
 
电子报
 
共绘新征程上生态城绿色发展施工图
2024-09-03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近年来,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扎实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等“十项行动”,奋力开创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局面。图为中新天津生态城新貌。新华社

近年来,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扎实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等“十项行动”,奋力开创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局面。图为中新天津生态城新貌。新华社

 


本报记者 | 荆文娜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生态城打造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附加值细分产业为重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特征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提出了三方面20项主要指标,到2035年使绿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方案》立足新形势新要求,从多个维度对下一阶段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的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对此,相关专家展开了热议。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在生态城设立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城建设,强调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十多年以来,生态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及生态城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从盐碱荒滩蜕变成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幸福之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和绿色思想文化的策源地。
    据了解,《方案》提出,生态城要打造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附加值细分产业为重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特征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在绿色低碳产业效益上发挥先导带动作用,在绿色低碳创新能力上发挥先行引领作用,在绿色低碳开放合作上发挥重要牵引作用。
    朱黎阳认为,《方案》细化了绿色产业与创新发展、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与绿色生活等三个方面20项主要指标,明确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到2035年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表明了生态城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朱黎阳表示,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方案》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新布局生态城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打造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附加值细分产业为重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特征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新路径。

明确六个方面29项主要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充分发挥中新合作平台优势,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进行工作部署,聚焦产业发展、能源转型、科技创新、生态宜居、体制机制、文化教育等重点方向,明确了六个方面29项主要任务,各项任务重点突出,举措有力。该负责人强调,《方案》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创新亮点:一是加快培育绿色产业,二是强化科技创新供给,三是聚焦破解关键问题,四是注重完善体制机制。
    《方案》提出,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产业是经济之本,也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更是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关键任务。”朱黎阳表示,“生态城在构建产业格局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设立产业发展红线,发展形成了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等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支撑城市发展的道路。”
    针对《方案》提出的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朱黎阳表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生态城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鼓励绿电消费,出台“零碳工厂”标准,引导企业低碳化、零碳化发展,推进区域实体企业积极参加全绿电工厂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应。据介绍,生态城居住建筑100%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热水保证率达到80%。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100%使用绿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7.5万吨,相当于造林约9万亩。“面向未来,《方案》立足生态城发展实际,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综合能源管理、推广绿电应用四个方面,部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任务。”朱黎阳举例说,比如,在绿电应用方面,《方案》提出到2035年,绿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达到近100%,并配套提出了一系列支撑措施,包括探索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探索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鼓励重点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等。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方案》提出,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对此,朱黎阳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绿色低碳发展打牢坚实技术基础。“《方案》从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低碳产品研发、强化绿色低碳标准认证、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四个方面,对生态城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方案》中还有一个任务是建设绿色低碳宜居韧性城市。在朱黎阳看来,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生态城从建城之初就将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宜居城市作为核心目标,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融,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打造‘城产人教’融合发展的城市新典范。《方案》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从城市建筑、生态空间、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对进一步提升生态城绿色低碳宜居韧性进行了部署,提出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打造优美生态空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等。”

发挥合作平台优势建设绿色低碳开放合作新高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范莹莹表示,生态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过去十多年,中新双方围绕高水平合作,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区域合作开发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交流渠道,最大程度发挥了双方政策、资金、资源等综合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生态城、雄安新区、北京通州以三角之势起到支撑引领作用。在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过程中,生态城要充分发挥在绿色低碳开放合作上的重要牵引作用。”
    在范莹莹看来,面向2035年,《方案》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中新合作平台优势,继续深化中新两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导入新加坡优质绿色产业资源,持续拓展中新合作深度和广度,将生态城打造成中国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成果交流、产业合作和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
    “要借助新加坡国际航运枢纽、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资源优势,依托天津港智慧近零碳码头,吸引新加坡航运、海事等企业落地。同时,借鉴新加坡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理念,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快速导入国际国内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龙头企业。”范莹莹强调,为了保障任务措施的落实,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支持和协调合作,企业要发挥绿色转型的主体作用,公众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 2024-06-2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4-05-23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发改新闻 | 更多>>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 2024-09-10
· 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 2024-09-07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多国有…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5亿… 2024-07-30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 2024-07-30
· 财政部会同水利部下达8.… 2024-07-1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