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电子报
 
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
2022-09-17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近日,工人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运达风电有限公司厂房里检查产品质量。新华社

近日,工人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运达风电有限公司厂房里检查产品质量。新华社

 


    本报讯  义 博 记者梁喜俊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统计数据“数说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
    在发布会现场,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局长潘志峰从六个方面向与会媒体记者通报了有关情况。
    一是十年来,内蒙古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迈上新台阶。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由2012年的10470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051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万元台阶,由2012年的42441元跃升至2021年的85422元,居全国第10位。
    二是十年来,产业发展成色更足、势头更好。十年来,全区上下按照中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以赴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推动全区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北疆粮仓岁稔年丰,肉库奶罐名副其实。全区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700亿斤,居全国第6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羊肉、牛肉、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贡献了全国约1/5的羊肉、1/10的牛肉和1/5的牛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丰盛“中国饭碗”贡献了内蒙古力量。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十年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2021年底,全区已拥有38个工业大类,127个工业中类,250个工业小类,有效增强了自治区经济韧性。重点行业支撑有力,2021年,全区能源工业、冶金建材工业、化学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9.2%、17.7%和12.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近九成。精甲醇、电石、铁合金、稀土化合物、单晶硅等工业产品产能均居全国第一。
    三是十年来,资源能源大区“绿”意更浓、“绿”能更足。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十年来,内蒙古坚持一手稳定能源供给、一手抓新能源发展壮大,端稳“能源饭碗”,牢牢守住能源供应安全底线。十年间,全区煤炭累计产量98.9亿吨、外运59.3亿吨。2021年,全区煤炭产量10.7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为25.9%,居全国第2位。十年间,全区发电量4.9万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8万亿千瓦时,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追风逐日”,赋能美丽中国成为新趋势。全区上下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新能源电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2012年的3.2倍和4.1倍,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容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22.0%提升至2021年的35.2%,新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9.4%提高至2021年的19.4%。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首位。
    四是十年来,科技为全区发展添活力、增动能。十年来,内蒙古全区上下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坚决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01.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90.1亿元,年均增长7.2%。同时,内蒙古科技支撑能力、新技术新产业及投资引领动能显著增强。
    五是十年来,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提速、高效推进。十年来,内蒙古全区上下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全力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区域发展、城镇化建设、消费规模、对外开放蒸蒸日上,呈现喜人势头。
    值得关注的是,全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由2012年的707.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236.5亿元,年均增长6.4%,高于同期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从内蒙古始发的中欧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至2021年300多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值达到111.8亿美元,占全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8.4%。
    六是十年来,民生福祉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大幅增进。十年来,内蒙古全区上下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生活质量、就业结构不可同日而语。在就业结构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区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员790.0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员的比重为64.9%,比2012年提高15.0个百分点。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债权转让暨催收公告 2023-09-0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3-08-10
· 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 2023-08-10
· 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 2023-08-10
·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3-07-27
· 债权转让暨催收公告 2023-07-06
· 公告 2023-06-29
· 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 2023-06-20
发改新闻 | 更多>>
· 切实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 2023-09-02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三方面发… 2023-09-0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举… 2023-09-02
· 102个城市入围现代流通… 2023-09-02
· 学无止境再出发 努力奋… 2023-06-29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 2023-06-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 2023-06-28
· 山东沂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3-06-2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