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改新闻  
 
电子报
 
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2021-01-07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俯瞰滇池。昆明市委宣传部/供图

俯瞰滇池。昆明市委宣传部/供图

 


昆明市发展改革委

    “十三五”时期,是云南省昆明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复杂多变的五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昆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六稳”“六保”等各项工作。昆明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全面完成,昆明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站上了新起点,书写了出彩华章,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开放带动、民生福祉五大类27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如期或提前完成

    “十三五”时期,是昆明市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发展令人欣喜、鼓舞人心。主要体现在: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奋勇争先、实现赶超跨越的五年。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向集约、集聚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提升”。2017年昆明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全市经济总量在27个省会城市中从“十二五”末的第17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2位,2020年全市GDP预计接近7000亿元,年均增长9.3%,人均GDP达1.4万美元以上。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18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前进7位。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云南省的年均贡献率分别超过28%、29%、40%,始终担当领跑全省经济的“火车头”。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2015年的4.7调整为2019年的4.2不断提升,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645.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分别达47909元和17583元左右,分别年均增长7.1%和9%,收入差距比由2015年的2.961缩小到2.81。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能级不断跃迁的五年。
    坚定不移调结构谋转型,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着力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取得明显成效。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左右。新动能加速成长,先进制造业比重逐步提高,生物医药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培育,昆明细胞产业园开园,云南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实现“零”的突破,5G智能手机实现昆明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达1500亿元以上。新经济新业态不断融合,云南数字经济开发区、华为·昆明数字经济智慧园区、云南省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等重点领域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高原特色农产品等4条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服务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发展态势良好,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26%,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4%,入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功举办大健康国际论坛,“昆明服务”品牌效应开始显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预计达4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5%。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大突破的五年。
    聚焦突出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全力推动五网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网络基本形成,开通国内外航线396条,南亚东南亚航点达45个,居全国第一位。迈入高铁时代,高(快)速铁路达5条。“环线”+“射线”的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初步形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地铁运营总里程达139.7公里,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国际能源枢纽初步构建,乌东德电站成功送电广东广西,中石油昆明支线成品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及千万吨炼油项目等建成投产改变无油少气局面,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和成品油集散中心。开工建设柴石滩水库灌区、滇中引水一期、4座中型水库等重大水源工程,城乡用水安全程度提高。国际物流枢纽、通信枢纽建设全面提速,京东“亚洲一号”、新加坡丰树集团航空物流基地、叶水富集团物流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昆明,跨境多式联运取得突破,中欧、中越、中亚等国际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成为西部陆海物流枢纽城市。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8T,成为全国除北上广外第四大国际通信业务出口局,入选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二环内实现5G网络覆盖。
    过去的五年,是城市功能提质加速,城乡人居环境不断美化优化的五年。
    优功能提品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史为蕴、以春为底、以花为媒、以康为本”的城市形象初步确立。昆明市、安宁市、石林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世界春城花都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绿地总量稳步提升,新增绿地939.58公顷。智慧城市建设拓展深化,率先实施“刷脸就行”试点工程,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服务平台“昆易链”正式启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速,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由2015年末的575项增加到63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养率达100%。中国健康之城建设有序推进,细胞产业、康养旅游等大健康产业取得实质性突破,国药集团、阿里健康、博奥生物等一批大健康知名企业入驻昆明,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达10%左右。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晋宁撤县设区融入主城发展,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57%提高到68.7%,巩固提升104.39万农村受益人口饮水安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市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公交“镇镇通”覆盖率均达100%。安宁市、石林县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美丽县城”,寻甸凤龙湾小镇、斗南花卉小镇、安宁温泉小镇等特色小镇创建提速。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开启内陆城市走向国际化崭新时代的五年。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成立并加快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累计进出口总额达527.5亿美元,进出口总量居全省第一位,与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的64个开展了贸易活动。GMS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落户昆明,成功举办了多届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澜湄合作永久落户昆明,为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发挥重要作用。引进1238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达101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2.29亿美元,累计实际引进市外资金达6807亿元。国际友城、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44座,位居全国前列。积极筹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改革创新动力澎湃,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坚持改革创新,区域竞争发展形成新优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提速,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落户昆明,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科创中心、高原特色农业科创中心等挂牌运营,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量达到78家,全社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6%。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较“十二五”末期分别翻了一番。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9件,超过国家平均水平,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3家,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1家,7个县(市)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县(区)。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成效。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等13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一网四中心”“七办”模式打造公共资源交易的“昆明样本”。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供水、供电、供气6项指标达到上海标准,营商环境年度评估排名大幅跃升,招投标指标跻身全国前列。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三大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率先在云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
    昆明市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三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58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风险能力不断提升,强化风险预警管控,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前置审查,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政府债务风险大幅降低。建立地方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持续推进违法借贷活动整治,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导向理念,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发展之路。滇池全湖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提升到Ⅳ类,为近30年来最好水质。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III类,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率先在全省建立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城乡绿化有力推进,累计完成营造林317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7.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2%,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城市中排名第15名,省会城市第5名,荣获联合国人居署“2018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城市E类金奖。“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最靓丽的名片。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共享发展、全市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的五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首位,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2016~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都投向了民生领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学校(园)数、在校生人数分别比2015年增加87所和10.34万人。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长,大力推进名师、名校、名校(园)长“三名”工程,新增优质学位7万余个,拓展优质学位13.2万个。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5年的97.67%提高到2019年的99.3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5年的91.84%提高到2019年的95.6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89.83%提高到2019年的92.95%,一本上线率由2015年的18.91%提高到2019年的29.13%,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9.89年提高到2019年的11.05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试点,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医保支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养结合等改革,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6岁,孕产妇死亡率首次实现个位数的突破,降至7.95人/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66‰,指标均优于全国、云南省平均水平。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企业下岗及参战退役人员、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模式在全国推广,共有市县两级图书馆15个,注册备案博物馆37个。每年各级开展100人次以上的健身活动100余次,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设施便捷、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初具规模,“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昆明市创新社会治理、努力探索具有昆明特色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五年。
    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实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探索推广“三社联动”“五级治理”等先进社区治理模式,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雪亮工程”“平安昆明”建设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由2015年的85.07%上升至2019年的94.09%,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公共安全指数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成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提升。

    “十四五”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走出一条集约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充分把握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明确了发展方向,全省正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昆明发挥引领担当作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有利于昆明进一步放大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构建内外统筹、双向开放的发展格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实施,以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成渝经济圈、滇中城市群引领支撑我国西南向全球战略布局纵深推进,有利于昆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领域和更广范围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引领的新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昆明利用后发优势,通过弯道取直、换道超车,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经济跨界融合,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城市品质提升、营商环境改善等新发展支撑增强,有利于昆明在区域发展合作、汇集资源要素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为变发展机遇为发展动力,把资源市场汇集转化为现代产业聚集,把西南大门区位转化为国际门户地位,把要素流通能力转化为流动经济活力,把绿色生态品牌转化为城市发展品质,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昆明提供强大动力。
    清醒认识面临挑战。昆明市正处于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期、历史遗留问题消化期、新旧动能转换换挡期叠加的特殊阶段,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城市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同类城市中保持发展优势、追赶标兵面临加大压力,竞争新优势尚未充分厚植。人口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凸显,老龄化程度加剧。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十四五”期间,昆明市将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正确认识昆明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顺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为,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把高质量发展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实,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为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当好全省发展排头兵、火车头,昆明市将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文化强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到2025年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民生福祉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城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贯彻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典范;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成为新时代文化高地;市域治理现代化能力再上新台阶,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
    到2035年,昆明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经济体系现代化、城乡发展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市域治理现代化。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确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刻度,昆明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开创“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新局面,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3-12-02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发改新闻 | 更多>>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 2024-04-1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咨询… 2024-04-09
· 全国价格监测工作会议暨… 2024-04-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深学… 2024-04-02
· 福建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3-16
· 三市发展改革委 召开区… 2024-01-30
·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 加快… 2024-01-30
· 七台河用好项目谋划储备… 2024-03-1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