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电子报
 
以“蒙”字标认证打造品牌 让“闺中宝”走出大草原
2023-08-26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依托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通过“企业+农牧户”模式建设白萝卜种植基地,打造白萝卜全产业链,加工好的萝卜干不仅畅销江苏、四川、贵州、香港、澳门等地,还远销海外,保障农牧民稳定增收。图为工人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一家副食品公司晾晒白萝卜条。新华社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依托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通过“企业+农牧户”模式建设白萝卜种植基地,打造白萝卜全产业链,加工好的萝卜干不仅畅销江苏、四川、贵州、香港、澳门等地,还远销海外,保障农牧民稳定增收。图为工人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一家副食品公司晾晒白萝卜条。新华社

 


本报记者|荆文娜

    “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位于祖国正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一方水土,滋养一方风物。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品牌驰名中外,蒙草、蒙稻、蒙都等“蒙字号”品牌强势崛起,呼伦贝尔牛奶、兴安盟大米、通辽黄玉米、锡林郭勒羊肉、乌兰察布马铃薯、河套小麦、鄂尔多斯阿尔巴斯山羊等地理标志产品声名远播……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品牌,加强“蒙”字标品牌打造,把更多好产品做成好品牌、做出美誉度、占领大市场,让“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越唱越响亮。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字标认证为牵引,努力打造“蒙”字标品牌建设,“蒙”字标已经成为具有鲜明内蒙古特色的区域品牌,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品牌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获证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长,区域品牌价值不断增强,其品牌带动能力、品牌溢价能力、品牌辐射能力成效明显。
    如今的积极向好局面是当地在推进品牌建设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的结果。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品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堵点”问题,该区各职能部门精心分析研究破解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探索出一条“以‘蒙’字标认证打造‘蒙’字标品牌”、让内蒙古“闺中宝”以“蒙”字标“身份证”走出大草原的新路子。

让好产品“走向大市场”

    要想让产品走出大草原,走向全国,关键在于品牌的质量。为了让大草原上更多的好产品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2019年6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蒙”字标认证,自治区积极开展打造内蒙古品牌行动。为了鉴定品牌质量,内蒙古自治区创建了标准体系、认证体系、产业体系、质量管控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采取“以认证选真品”的方式,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农畜产品,让好东西变成好产品,让好产品的真实品质看得见、认得清、能享用,以“蒙”字标认证产品的形式,让好产品走出去,与消费者零距离。
    当然,“蒙”字标品牌最终效益的实现,还需依靠市场的识别度。为了走向全国大市场,内蒙古自治区还建立了品牌推进“六项机制”——建立与自治区相关厅局的联系机制、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络机制、与各盟市农畜产品品牌推进部门的联合机制、与龙头企业的联动机制、与域外区域品牌的合作机制、科学严格的品牌建设管理机制,打牢了“走向大市场”的坚实基础。
    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先后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合作,比对分析全国同类产品,逐项确定“蒙”字标产品营养指标、风味指标以及食用和加工品质指标,形成锡林郭勒羊肉、内蒙古大兴安岭黑木耳、兴安盟大米等9项《关键品质指标研究报告》研究成果,以科学数据展示产品差异、特征和优势,以品质差异赢得各地市场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与深圳“圳品”、吉林“吉致吉品”区域品牌合作,“蒙”字标认证企业获得了进入深圳和大湾区、吉林和东三省市场的质量信用证和绿色通行证,实现了“大草原”与“大市场”的信任链接和市场对接;呼伦贝尔中荣集团“蒙”字标认证的产品“呼伦贝尔牛羊肉”,以其极高的信誉度成功进入上海、广州、天津市场;羊羊牧业以“蒙”字标为优势,中标羊肉供应商频频收获大型订单……
    经过多年努力,“蒙”字标已成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认证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获证企业围绕“蒙”字标认证品牌,进一步延链、补链,迅速成为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的带头企业,品牌溢价能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呼伦贝尔牛肉、锡林郭勒羊肉、赤峰小米等一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然而,受交通及资金等因素制约,好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差异化特征不足也成为长期困扰当地品牌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适时组织专家力量、充分研判,抓住“蒙”字标认证“保障品质、传递信任”的核心价值这个牛鼻子,强化“蒙”字标认证依法传递信任的价值理念。通过认证传递品牌信任和价值,为内蒙古好产品“正名、清源、树榜”,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质量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针对影响自治区农畜产品发展的“痛点”,区市场监管局通过“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优服务”的方式,为全球市场甄选草原尚品,让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构建“五大体系”,即标准体系、制度体系、产业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推广体系,从而形成科学完备的框架体系,为开展科学认证提供支撑。
    据了解,以首批开展的“蒙”字标认证为例,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河套小麦粉、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大兴安岭黑木耳等9类产品19家企业中9家企业通过认证。为了严管产品质量,相关部门搭建“一链两平台”,对相关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获证企业试运行过程中,要求按照“一品一码”的既定目标实现与生产过程同步赋码。为了解决融资难题,有关部门积极对接金融部门,帮助部分首批获得认证的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彼时提交银行审核后初步确定融资金额1.35亿元。为了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积极主动与深圳、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商定开展产品认证、品牌互认工作,持续扩大“蒙”字标品牌影响力。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操作,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我们的黄芪、枸杞、红花,都是仿野生种植的,无人工干预,药效优越,‘蒙’字标认证内蒙古自治区道地产区、道地药材后,市场价格将会比其它产区高出50%,真正卖出了好价钱。”巴彦淖尔天衡药业霍秉新总经理感慨道。

让“蒙”字标成为优质农畜产品“代名词”

    “目前,已经研制发布‘蒙’字标认证团体标准41项,涉及全区羊肉、牛肉、牛奶、玉米、大豆、马铃薯等23类优势特色产业,目前正在研制30项新标准。‘蒙’字标认证标准体系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评价为‘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标准体系’。”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创新实践,希望内蒙古自治区能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该负责人介绍,以“蒙”字标认证打造“蒙”字标品牌,其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司高度肯定。2022年,《“蒙”字标认证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性文件的制定实施,使当地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蒙”字标联盟认证体系,从运行机制层面上保证了认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目前,“蒙”字标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绿色发展,推动形成“蒙”字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河套小麦粉等“蒙”字标认证产品生产企业,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蒙”字标认证草原牛羊肉产品生产企业前端养殖数量已达50万只,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奠定了高标准产业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宁云飞表示,今年将从五个方面入手,继续加强“蒙”字标品牌打造,把更多好产品做成好品牌。包括以“蒙”字标为支撑,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加大认证的推进力度,完善“蒙”字标认证“五大体系”。加强农牧业品牌和“蒙”字标品牌宣传。研究自治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评价体系,发布内蒙古农牧业“品牌榜”。强化品牌执法保护。真正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质量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使“蒙”字标成为内蒙古生态优质农畜产品的“代名词”,让“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越唱越响亮。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 2024-06-2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4-05-23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发改新闻 | 更多>>
· 湖北发展改革委坚持与民… 2024-12-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成… 2024-12-05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会代训…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 2024-09-10
· 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 2024-09-07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多国有… 2024-09-07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