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电子报
 
让节能在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2024-05-18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图为在湖北省武汉市展出的新能源汽车。资料图片

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图为在湖北省武汉市展出的新能源汽车。资料图片

 


张守营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5月13~19日举行,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同时,5月15日被定为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在这一周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旨在提升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和环境意识。
    可以说,今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亮点纷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围绕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理念,通过科普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此外,分主题专项宣传活动的开展,如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专题宣传、绿色低碳生活宣传等,进一步深化了节能降碳的理念,推动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是今年节能宣传周的一大特色。通过节能降碳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广、节能降碳知识科普、绿色消费引导、绿色低碳出行等多元化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这种结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也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5月15日这一天,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普及低碳发展理念,提升公众低碳意识。这一天的活动,不仅是对节能宣传周活动的有力补充,也是对公众进行低碳教育的重要时机。
    自1991年至今,全国节能宣传周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广东省为例,2022年,该省能耗总量占全国约6.7%,却支撑了全国约10.7%的经济总量,取得如此成绩,不仅得益于节能降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同时也不能忽视历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几十年来不间断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的推动下,节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夏天将空调温度调至26摄氏度,以节约能源。此外,各省市自主举办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也丰富多彩,如贵州省为“绿色节能示范单位”授牌,江苏省邀请节能降碳优秀实践单位进行经验交流分享等。
    全国节能宣传周还通过各种创意活动,如短视频、绿色跑、研学礼包等,提升公众对节能降碳的认识和参与度。这些活动不仅限于日常生活层面,也涉及科普节能降碳的知识基础、深层逻辑、专业技能,融入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我国在节能技术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涵盖了工业设备、信息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商用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六大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强调了节能标准在国家节能制度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已发布67项强制性能效标准,覆盖家用电器、商用设备、工业设备等领域。这些标准通过制定实施,平均每年可节约用电超过17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1亿吨。
    随着我国节能技术产品能效标准的提升和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日益深入人心的节能宣传周活动的推动,我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道路上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坚实。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 2024-06-2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4-05-23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发改新闻 | 更多>>
· 湖北发展改革委坚持与民… 2024-12-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成… 2024-12-05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会代训…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 2024-09-10
· 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 2024-09-07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多国有… 2024-09-07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