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自芳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发布。福建省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与此同时,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清新指数”,这也是今年福建省全面打响“清新福建”品牌的开篇之作。
《意见》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涵盖4个方面: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意见》还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和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支持福建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清新福建,绿得其所
近日,福建省省长苏树林指出,福建的生态建设,不进则退。《意见》的颁布,标志着福建迎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并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多年来,福建的节能降耗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95%,继续保持全国首位;9个设区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4%;2013年23个城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的比率为99.5%;福州、厦门达标天数的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金字招牌”。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福建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多项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耕地少,自然灾害多,生态很脆弱,如果不继续加大力度治理,很可能退步。
福建省城市经济研究会会长严子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仅仅是面积问题,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首先,要始终瞄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要处理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建筑污染等;第三,要通过绿色交通等手段,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
严子杰表示,福建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强化生态秩序,要让人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这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美化绿化靠的是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的参与互动,如果环境再优美,没有人们的参与,也是了无生趣的。福建的绿化率很高,人对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近几年,客户对住房的需求也从楼层户型经济实惠,转变到对楼盘整体园林景观设计的诉求。”阿特贝尔(香港)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林新镕表示。
经济转型,绿色先行
苏树林说,“作为政府,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前提下进行。我们有决心,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肯出血,肯割肉。”
“肯出血,就是拿钱出来做事。福建虽然划在中国东部地区,但财力还不是很强。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拿出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生态建设中去。肯割肉,就是对一些高能耗的产业与项目,我们要舍得放弃。去年福建的钢铁缺口600万吨,电解铝缺口60万吨,水泥缺口1000万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下决心关停一些落后产能,比如铅酸蓄电池,我们去年淘汰量在全国排第二位,造纸淘汰量在全国排第五位。”苏树林表示。
根据《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福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地面积比2010年下降3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5%;森林覆盖率达到65.95%以上。
此外,《意见》还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开展先行先试、加强组织协调等方面,提出了25条支持福建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福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福建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可以说,保护好生态是福建对国家和人类、对子孙后代肩负的重要责任。我们作为一家民间社团组织,也将发挥自身优势,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福建省生态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炳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