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山城镇:记得住乡愁

作者:
山城镇--商贸重镇小奉天
    山城镇自被列为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示范镇后,山城镇党委、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城镇化为基础、以产业化为支撑”的发展理念,科学地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战略的有机融合和互促,狠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快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借助城镇化示范镇的契机,从四个方面入手,逐步将山城镇打造成梅河口市西部商贸物流中心、绿色食品产业将基地和吉林省东南部生态宜居小城市。
    坚持规划先导,科学谋划,突出特色,稳步推进示范镇建设。镇党委、政府结合四个规划,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镇承载能力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调整山城镇“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梅河口市西南部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目标和商埠重镇、工业强镇、物流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完善镇区“一核、一轴、一圈”的整体空间布局。对全镇工业分布,产业发展,农业布局,生态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使镇区规划区面积扩大到25.04平方公里。为建设吉林省东南部经济重镇、文明法治和谐山城镇奠定了基础。
    注重规划,科学布局,积极打造高标准省级产业园区。依据《山城镇“十二五”发展规划》、《山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山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对原大湾产业园区进行重新规划,对园区现有成功米业、旺旺米业,功盛矿业、正方牧业、智能化大棚等7户企业进行整合,规划后的产业园命名为“山城镇物流园区”,规划后园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
    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一是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山城大街改造工程,对山城大街主要街道两侧5万平方米人行道进行硬化,改善镇区交通环境条件。二是狠抓集中供热并网。对没有并网的楼群进行了调查摸底,共计完成14万平方米的入户统计,将近10万平方米的阳光花园小区纳入集中供热,全镇集中供暖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三是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总投资5.4亿元,建设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中心花园小区。四是对奉天大街和利民北路进行规划,对规划区拆迁情况进行摸底,计算成本,建成后镇区形成两横三纵的道路格局,城镇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五是加大城区管理力度。结合主街硬化对镇区道路和桥梁进行了全面维修,对改造后的主街两旁规划,建设了两个高标准灯光球场,实行开放式管理,增加全民健身运动基础设施。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他们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鼓励引导广大群众面向市场,转变观念,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增加农民收入。在全面加强棚膜经济、生猪繁育、肉鸡饲养、绿优米、苗木花卉等五大基地建设的同时,新建标准化育苗大棚103个,落实了33000亩的绿优水稻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组织建设标准化示范生产信息网30户。他们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使土地向产业大户、合作社集中,在河南村、龙山村等村构建一村一品格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山城镇在城镇化发展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他们不忘“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本着遵循“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的理念,注重镇村环境的绿化美化,整合资源,狠抓镇区绿化,努力打造了宜居的“森里小镇”投入资金380万元,在站前南北路和东放北路、山城大街东西出口、利民路3个出口进行景观建设,规整闲置地,树木绿化,为民众活动提供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健身活动和休闲场地;集中力量对镇区南河沟和北河沟主要排污河道进行清理,使周围1.5万居民受益。
    目前,山城镇绿化率已达到35%,宜居美丽“森林小镇”逐渐成形。谈起身边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镇里居民谭先生不由得感慨地说:“过去我很少出来锻炼,现在不同了,看到身边整洁清新的环境,每天早晨我都要出来锻炼一个小时,不但身体好,心情也好!”
    与此同时,山城镇还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以创建新农村示范村、达标村为载体,从环境整治入手,着重治理农村“脏、乱、差”。投资112万元新修水泥路铺垫砂石料,对厕所卫生进行日常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实现32个村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巩固十户联合保洁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建立10户为1组的村民环境自发保洁队伍,在推选出户长的组织下与村保洁员共同开展日常保洁工作,激发农民参与环境建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农村绿化方面,他们投入390万元,补植树木1600亩,高标准绿化美化村屯补植18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一提起家乡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大湾村的村民老于乐呵呵地说:“现在我们这里和城市比,没有啥可差的,我们感觉自己就是生活在城市里,有的地方甚至比城市还好呢!”
    山城镇在每个村建立了集图书阅览、体育器械、灯光和卫生所于一体的村级多功能活动室,村民可以在白天和晚上看书学习和锻炼身体,一改往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灯光和星光的交互辉映中,村民的笑声格外动听,乡村的夜晚更加美丽迷人。
    在活动室现场,看到老卢在寒冷的天气还坚持锻炼。他微笑着说道:“过去一到冬天就是猫冬儿,实在没意思了就打打麻将,或者喝点小酒,其实一点意思都没有,还闹得老婆总是吵,现在他经常来这里看看书,锻炼一下身体,身体不但健康,心情也好,精神头儿也足。”
    山城镇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中,通过切实的努力,目前城镇化已经达到58%,在城镇化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并且真正将“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贯彻到城镇化发展中,使城镇化后的农民生活在风景怡然的环境之中。(文/侯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