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企竞合是正道国资委要动自己的“奶酪”

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

作者: 张洽棠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

    近日,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表示,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及八九个相关配套文件(1+N)已趋成熟,有望率先出台。从地方实践看来,已有20多个省市召开了地方“两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头戏的国资国企改革,“整合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整体上市”等成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词。
    就国企改革的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他表示,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民企在竞合中共进,薪酬改革难的根子在政企不分,而国资委也要动自己的“奶酪”。

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民企在竞合中共进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目标,那怎样才算成功的混合所有制?
    胡迟: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的概念,最初起源于混合经济的概念,是1941年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发表《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时提出的,即私人经济和社会化经济并存的“公私混合经济”或者“双重经济”。从成分来看是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从体制来看是完全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混合,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
    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功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即国企角度和民企角度,从前者看,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更有效率,国家的管理控制减弱,企业(高管)自主权力增强,以及员工持股,高管层所持股份会较多些;从后者看,则主要体现在能够进入更多领域,尤其是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的那些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营风险,以及从国家层面上出具负面清单。
    以中石化的混改为例,2014年2月19日,中石化率先在油品销售业务引进社会和民营资本发展混合经营。同年9月14日,销售公司已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协议。在公司治理方面,向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迈进,销售公司建立多元化董事会,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中石化将在全球招聘副总经理9名,首次引用职业经理人,其工资体系和体制内不一样。
    党的十七大提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而实践证明,国企民企在竞合中共进才是正道。

薪酬改革难的根子在政企不分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薪酬改革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请问国企的高管收入和职工工资是否都偏高很多?
    胡迟:国企的薪酬改革从2006年开始,逐渐降低高管与在编职工的薪酬。如果从国企与民企的薪酬对比来看,国企职工收入较民企职工收入高,国企高管的收入较民企高管收入低。而在国际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国企高管薪酬相对比例有所偏高,除了确有不合理的偏高因素,还有两点因素需要综合考虑,一是发达国家整体收入绝对水平高,因此高管薪酬的相对比例会下降,二是西方国企主要分布在公益类、非营利性行业,而我国国企则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商业竞争类行业中,使得国企高管薪酬偏高。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薪酬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何处?如何能够有效推进改革?
    胡迟:首先,应该采取差异化的薪酬制度,目前只是控制了总的倍数,但对高管的薪酬改革还没有在国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未来差异化薪酬制度决策需要具体化,行政任命和市场选拔两条线并立,不同的高管选拔任用机制分别匹配不同的高管薪酬决定机制。目前有些央企高管的薪酬水平不易把握,如有些央企处于竞争性行业,但一把手又是“中管干部”。在双重标准下,难以合理确定高管的薪酬水平。
    其次,薪酬降低后,虽然企业总体成本下降,但高管积极性可能受影响,可能引发怠工或寻租现象,其综合效果很难衡量。
    这些难点的根子在于国有企业的政企分离改革还没有完成,因此无法确定一个既“激励相容”又“体制内公平”的待遇水平。未来需要改革的事情包括,国企高管身份明晰化为经理人,建立有能力、有责任的董事会。

国资委要动自己的“奶酪”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2015年国企改革将进入新阶段,那么作为监管机构的国资委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改革?
    胡迟:不仅是国企,国资委同样需要进行调整,国资委主任张毅曾表示,国企改革要敢动国资委自己的“奶酪”。目前对央企而言,国资委在有些方面管得过多过细,而监事会的监管职能又发挥不足。未来国资委需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与目标,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回归股东角色:一是真正回归“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角色;二是强化监事会对国企领导班子监督职能;三是借鉴中央汇金公司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的做法,从管资产转变为管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