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发展正能量 唱响时代好声音

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2014年工作回眸编者按

作者: 袁德山
    2014年,适逢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新要求,政协的工作目标更为明确,作为空间更加广阔。本期,我们挑选了黑龙江省政协去年的工作,看看他们在促进改革发展上的力量和作为。

袁德山

    过去一年,黑龙江大地奏响了改革发展的最强音。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的领导下,黑龙江省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为促进改革发展倾注了智慧和力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征途上谱写了一曲令人难忘的生动乐章,凝聚起了促进发展的正能量,唱响了人民政协的时代好声音。

建言献策助推重点领域改革

    2014年,黑龙江省政协围绕助推黑龙江省“五大规划”和重要领域改革,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分别作为省政协十一届六次、七次常委会议的专题协商议题,并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委员成立专题调研组,在通过实地深入调研、召开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学习借鉴发达省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关于黑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和建议案、关于加快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调查报告。
    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报送后,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纳。黑龙江省长陆昊在一位省政协委员《审批的透明便利和守信与精简审批同等重要——黑龙江与山东招商和审批之对比与建议》上做出重要批示,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将此建议下发全省各市地党委政府和省有关厅局,要求认真落实相关建议。为推进《国资委出资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顺利实施,黑龙江省政协有关部门深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市所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调研,与省国资委、工信委、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就相关问题开展对口协商,形成了《关于我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为完善相关意见起到了补充作用。

尽智出力建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受资源枯竭、体制机制制约、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日益突出,转型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围绕加快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黑龙江政协先后就煤城、林区转型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在省政协杜宇新主席的亲自部署下,以省政协副主席杜吉明为组长,由省政协研究室、省政协政法委以及部分在哈和驻四煤城省政协委员和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组,先后赴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四个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调研。
    2014年6月下旬,杜宇新主持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就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同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口协商。一石激起千层浪,省政协的调研报告在省委省政府激起了强烈的回声。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亲自听取专题汇报并先后两次作出批示,亲自组织省直有关厅局领导座谈,在省委常委扩大会上对这项调研和协商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常务副省长郝会龙、副省长胡亚枫都对调研报告做出批示。省委以《黑龙江信息》形式上报中央办公厅并由其转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协报送的《关于我省林区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也得到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的批示,并被纳入省委常委会讨论议题。

善言笃行情牵人民群众福祉

    民生关乎百姓冷暖,也是黑龙江省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去年黑龙江省政协立案的690件提案,涉及民生的有380多件,占总量的一半有余;200多篇大会发言,涉及民生的就有100多篇;全年编发的105件《社情民意》中,反映民生问题的占到近四成;大到“建立合理的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小到“小区卫生管理”等问题都进入了委员的视野,为改善民生发出了政协响亮的声音。
    深入调研往往能发现新问题、新情况,提高建言的针对性、可行性。围绕黑龙江省委提出的“十项重点民生工作”和省政府办好34件民生实事的部署,结合开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专题活动,黑龙江省政协组织委员就四煤城剥离企业办社会、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10余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推进了相关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