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时评
李想
近日,法国香奈儿公司宣布通过“欧洲涨价、亚洲降价”方式缩小全球市场价差。以香奈儿为代表的欧洲高档品牌在中国大陆实施商品降价,引发一场奢侈品降价潮。一时间,北京、上海等地的香奈儿精品店门口排起长队,众多“香粉”喜称,买包终于不用出境与海外代购了。
香奈儿在中国大陆主动实施商品降价,大幅缩小了中国与欧洲的销售价格差异,“对此我们是欢迎的。我们相信这有利于境外消费回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
近年来,我国居民赴境外消费不断升温。2014年,我国的出境人数超过1亿人次,居民境外购物迅速增长,
形成境外消费热潮。这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境内外价差。而形成境内外价格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国外品牌商对中国市场的定价政策。
相关数据显示,就产品的国内外价差而言,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产品中的20种进口品牌高档消费品,中国市场平均价格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奔着“物美价廉”,国人“席卷”境外消费市场,可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商务部将继续采取针对性措施,尽量让消费者不出境就能买到价位比较合理的高端消费品,进一步引导境外消费回流,稳定和扩大国内消费。
只有性价比高、质量优秀的商品,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客观上
讲,境内有些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服务,距国际先进水平确有一定差距。鱼龙混杂的境内市场,很多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诚信问题。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8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128批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其中9批次童车产品不合格。同时上黑榜单的还有纸尿裤、旅游鞋、电烤箱等39种不合格产品。
巨大的消费力移至境外值得深思。对企业而言,境外消费的兴起应当激发竞争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企业需在生产制造环节创新技术,不止于拆解和模仿,取长补短,精耕细作,探索研发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诚信体制建设亟待加强,从职业培训和企业诚信文化入手,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
费者的信任。
对消费者而言,国民财富的积累也应辅之以消费理念的成熟。目前的境外消费中,消费者从众心理较重,盲目消费、跟风消费、攀比消费依然存在。今后,我们乐见消费者不跟风、不盲从、不浪费,与企业成长相伴,逐渐形成科学、文明、理性的消费观。
诸多专家学者表示,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成熟,非理性境外消费也会逐步回到正常状态。
对政府而言,也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理性面对境外消费热潮,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力。一方面,可以在税收、流通环节、定价等方面,着力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另一方面,也应在资金、平台等方面,给予创新型企业更多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