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吕昱江
“一带一路”路线图日前发布,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会得到怎样的优惠政策?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单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一角度而言,新疆可否直接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还难以确定,但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将使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融入到开放大潮之中,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享受到许多便利和实惠,而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新疆将更深入地融入全国经济之中。
核心区要点:是开放红利而不是政策红利
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日前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并不意味着中央就会给予什么特别特殊的政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所副主任刘华芹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特区及税收洼地并不符合我国改革的大方向,当前改革的趋势是注重简政放权、体制创新、开放倒逼改革、从自身挖掘潜力。”
要说再给什么特殊的优惠的政策,尤其是税收方面的,现在看来难度比较大。然而,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会享受到许多特殊的“便捷条件”。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链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陆上通道,有17个一类口岸。在互联互通进程中,硬件方面必定要大力加强口岸建设,对相关口岸进行改造、升级,政府在这些方面将加大投入,新疆有如此多的口岸,因此会享受到这些方面的便利或者说实惠。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意味着向西开放,而新疆的区位非常优越,要去往中亚和欧洲,通过新疆是最近的道路,很多条国际通道都是通过新疆出境的。《愿景与行动》第三部分也提到,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都要通过新疆,“无论是‘连新亚’还是‘渝新欧’都得路过新疆,所以在‘大通道’建设方面,特别是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疆必然会受惠良多。”刘华芹如是说。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无论是利用口岸的优势,还是大通道的优势,都能对新疆塑造好核心区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都是支撑新疆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
不能将“大通道”仅仅视为“过路财神”
说到优惠政策,其实中央对新疆支持的力度一直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十二五”中,实施了19个省市对新疆的对口援助,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十三五”还会继续。
这项政策援助的力度很大,不仅涉及民生改善,还涉及产业转移,包括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口岸的建设,对新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推进类似的优惠政策的过程中,本应特别注意的是新疆人民才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主体,应注重培养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主任朱士松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疆是我国西向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然而一直以来,新疆实际上没有能够达到国家所期许的战略目标,因为新疆没有深入融入进全国经济中去。”
现在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正在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进一步加快深入融入到中部经济和东部经济中去,享受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和利益,当然不仅仅是19省市的对口支援。
朱士松表示,“新疆要适应整个国家的整体战略,就是积极地参与以我们所主导的一些产业布局当中,积极地承接一定的产业链条的环节。”
肖金成表示,未来会有很多的产业向新疆转移,这可更加发挥新疆的优势。有很多出口产品,现在还在内地生产,会逐步转移到新疆,这对于新疆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一种总体定位,涉及通道建设、物流运输等综合功能。刘华芹表示,新疆在整个网络中的定位确定之后,会对自己的发展规划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愿景与行动》涉及的“大通道”的走向,新疆各级政府会把整个“大通道”的建设纳入自己的发展框架之内,特别是在当前各级政府都在研究“十三五”的规划之时。
还有,一些铁路或者公路通道的建设和开通、能源通道的建设以及口岸的开通,也会纳入相关各级政府未来发展的框架之内。
类似的,比如国家有一些新的项目设在新疆,对当地的经济增长起拉动的作用,新疆各级政府也会根据整体情况的变化,调整发展规划。
刘华芹认为,新疆作为我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整个“大通道”和互联互通都要通过新疆。新疆在利用“大通道”和互联互通建设的过程中,要带动自己的发展。不能将“大通道”仅仅视为“过路财神”,要将“大通道”利用好,并且发挥自己这个节点的作用。通过利用这个“大通道”,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的建设、交通枢纽的完善,积极做出相应的改变。
核心区在全国一盘棋中
《愿景与行动》所给予新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这一定位,与此前新疆对自己所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定位,二者之间本身是不一样的。
刘华芹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愿景与行动》给予的定位是国家的定位,是“一带一路”整体推进过程中对新疆的定位。比如关于新疆的作用,是将新疆放在一个大的“棋局”中的作用。
两种定位不同,作用也就不一样。《愿景与行动》给予新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定位,在整个“大通道”和互联互通的建设中是核心区,在国家对外经贸合作中是核心区。在这个定位上要发挥相应的功能,要起到相应的作用。
除了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愿景与行动》还将西安定位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将宁夏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城市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等等。
肖金成表示,无论是西安还是宁夏,无论是郑州还是兰州,实际上都是在新亚欧大陆桥的沿线,而新亚欧大陆桥实际上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依托之一,位于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西安、宁夏、郑州以及兰州等各个节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地位也非常重要,新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补互促的,而不应该是同构化竞争的。
朱士松拿乌鲁木齐与西安、郑州等城市做了比较分析,认为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互补互促关系,因为各地产业结构不一致,特别是各地发展定位不同。当然竞争也是有的,比如在争取国家政策、吸引外资方面,但是互补互促是主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各大城市、各个省都有各自的优势。肖金成表示,西安在高科技产业等方面比较有优势,甘肃的比较优势则在先进制造业等方面,新疆能源非常丰富、土地比较广阔,要接受国内东部的产业转移和国际的产业转移。
刘华芹认为,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每个地方都应该突出自己的特色、产业竞争优势和现有的区位优势,不能雷同,也不用攀比。
新疆的优势首先是地缘优势,它的地理位置为其建立开放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先天禀赋。
“新疆在整个的互联互通中是核心区,将来无论是在整个的大通道建设中,还是在物流园区建设中,抑或是在整个货物运转、人员流动的过程中,都要起到关键的作用。”刘华芹说。
新疆是“走出去”大通道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从西安、成都和郑州出去的班列都要经过新疆,在口岸之间的协调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各地应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刘华芹表示,比如利用新疆的区位优势,联手搞一些合作项目,也可以把新疆作为一个平台,如借助亚欧博览会充分展示自己产业的优势与高新技术的优势,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