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新政:供需并重短期有效

作者: 张洽棠
    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对二套房降低首付比例至四成,对公积金政策调整首套房首付比例至两成;财政部也调整原来营业税5年内出售普通住宅全额征收营业税的规定,改至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点评:今年年初的经济数据不太理想,包括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在内的数据均有所下滑。而房地产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自然成为宽松政策的传导通道之一。
    不过,亦有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正处于趋势性的供需拐点。一方面是供给过剩库存高位,在建与新开工的比例已经处在历史高位,另一方面,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而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如果按照城镇化速度和年轻人口数量等指标看,2013年的新房销量很可能接近顶峰。总供需结构的反向变化,使得地产调控政策由需求管理转向供需并重式管理,由注重刚性需求转向支持改善性需求。
    此次房地产政策是对以往调控的正常化回归,过去,政府通过提高首付比例、征收税收以及限购限贷等抑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然而随着房地产供需形势转变,抑制性的政策需要逐步释放。
    在这种情况下,本次地产新政很可能如去年“930”新政类似,短期对地产销售有脉冲式的刺激,改善性需求或将迎来一波释放,但销售改善趋势难持续,因此新政可以有效化解地产硬着陆风险,但或难以改变其下行趋势。
    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出,中央政府对稳增长的描述力度明显加大,政策重心短期向确保经济不过快下滑转移。因此,地产实体经济下滑和地产政策转暖托底或将持续,而从精准化调控的角度来看,不同城市的调控措施可能发生分化,三四线城市政策会更加宽松,一二线城市则会相对谨慎。
    (栏目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