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监管春天到来 合规企业将一直在路上

作者: 潘晓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潘晓娟

    近年来,日渐繁荣的P2P(个人对个人的一种贷款模式)平台已成为我国影子银行市场的一部分。来自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有1500多家P2P网络平台在运营,几乎是2013年的两倍。2014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500亿元,约为2013年成交额的2.4倍。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运营不当以及相应监管缺位,2014年倒闭和面临严重问题的P2P平台已高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P2P行业隐忧频现,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P2P行业的自律和监管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许多代表委员呼吁加强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的行业监管,从而引导全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由于P2P网贷没有正式申请和取得银行和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执照,从这个范畴上讲它还属于民间金融。针对P2P网贷出问题比较多以及一些做法不太符合规定的现象要加强监管,将制定各种规则来避免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

风控能力脆弱是多数P2P平台面临的“通病”

    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出现问题的P2P平台已多达132家。
    在相关业内人士看来,近期多家互联网网贷平台频频出现问题,折射出经历野蛮生长的P2P行业正进入风险高发期。而P2P行业要走向理性和成熟,仍需致力打造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然而,脆弱的风控能力正是时下一些P2P平台所面临的通病。“一些P2P企业存在超范围经营、非法集资、变相吸储等违规行为,随之而来的就是行业乱象逐步显现。”芝麻金融董事长路涛近日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种行业乱象一度引发P2P企业出现“倒闭潮”,并使得整个P2P行业遭遇了信任危机。一旦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问题,那对行业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路涛强调,P2P企业自身必须加强防控风险的能力,包括在业务方向和原则性问题上要强化业务流程的跟进制以及事后监督制度等。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应建立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同时监管应贯穿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整个过程。
    “风险控制是一家P2P企业最核心的部分,决定着一家企业的生死。”安润金融CEO杨周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P2P行业之所以遭遇信任危机,主要是忽视了风险控制能力,再加上行业监管的“靴子”迟迟未能落地,在这种情形下鱼龙混杂自然是难免的。
    “对P2P行业来说,完善的风控体系和平台信息透明化不仅是投资者的诉求,更是P2P行业的自身要求。”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已经确立通过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三大原则来作为行业协会工作的具体落地措施。其中,强制执行资金托管意味着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分离,这样就会消除跑路的现象。郭大刚表示,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的门槛很高,对会员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和筛选,首批虽然只有18家P2P会员机构,但其市场规模占全国20%以上。某种程度上,行业协会的成立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与自律,形成更加阳光、透明、公开的市场环境,让P2P企业得到健康发展,也切实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引入信用评分机制让P2P平台更有价值

    “最近这几年,尤其是去年,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里面出现大量的信用缺失,导致贷款的纠纷以及信贷机构的跑路,也包括一些贷款人的诚信问题。”好贷网总裁李明顺表示,在这样的情形下,特别希望行业内能够引入一些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和信用管理经验。这是一个信用社会,信用社会的本质需要良好的决策引擎,引入必要的信用评分机制,能够让每一个人的信用变得有价值。反观美国人离不开信用体系,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非常严谨认真的信用记录,能够把他的价值和生活密不可分,从而也实现了他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
    “应该看到,中国有超过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互联网金融和小贷行业近几年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发展局面。与此同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风险管理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公司由于风险管理能力缺乏,风险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坏账失控、平台倒闭,给投资者、消费者带来了巨大损失。”费埃哲中国区总裁陈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当前P2P行业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下,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资本和盈利,也是决定小微信贷机构生死存亡的生命线。美国有良好的征信体系,中国央行也有征信报告,从基于征信的数据去捕捉消费者的风险特点,这个方法论在美国和中国同样是适用的。中国有不少消费者群体或者信贷机构,可能还拿不到央行的征信报告,这种情况下费埃哲利用申请人的个人信息以及企业信息等来提供评分,这些信息都将成为区分风险很重要的源泉。
    “我国P2P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既需要行业企业自律,也需要外部思维和理论框架的支持,才能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郭大刚分析指出,阳光透明公开是P2P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如果行业内有更多企业采用征信系统,将能够更好地保障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投资人的权益。在李明顺看来,P2P企业引入费埃哲的信贷评分决策,它会起到样板作用,这些企业往前跑得越快越好,那样这个行业就能得到有效的监控。
    信用宝CEO涂志云也表示,从国际上P2P行业的发展来看,征信与风险管理是P2P企业运营的核心。在P2P平台上,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为用户提供高效可信的信用评分,不仅有助于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大大提升P2P企业的管理水平。

深度“洗牌”期也是最佳实践固化的过程

    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日前表示,要加快落实P2P行业监管,必须首先明确行业的准入和退出规则。
    “所谓洗牌期,其实也是这个行业分清良莠的过程。虽然表面上看P2P行业门槛很低,其实P2P行业的隐形门槛是很高的。”宜信创始人、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会长唐宁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隐性的高门槛必然会经历大浪淘沙这样的过程。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有赖于准入条件、自律方式等,以及一系列监管原则和制度的建立,这些情况从某种意义上也为这个行业树立了门槛。
    对于一个合规企业来说,更希望监管部门能够把行业的那些最佳实践固化下来,支持、鼓励行业得以长期健康规范发展。在唐宁看来,P2P行业现有的运作正规、历史较长、被市场验证了的模式以及机构应该是监管支持的对象。而那些运营不“善”的机构,特别是一些从一开始就将P2P作为一种非法集资、欺诈等方式的机构,在这个细则出台之后,肯定会难有生存的可能。
    唐宁分析认为,未来的P2P行业将会出现越来越明确的“分水岭”。当前大环境是有关互联网金融尤其P2P行业的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将不断健全,而未来一些成熟的、优秀的、行业领先的P2P机构会不断地发展壮大,法律法规的健全其实是这个行业最佳实践落地、固化的过程,那些合规企业将是法律法规监管不断完善的受益者。同时,一些机构会发觉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甚至逐步退出这个市场。总之,还是希望监管细则的出台能够有助于市场分清良莠。
“我们认为金融创新有两个边界,这就是法律法规和用户需求。”唐宁在谈到如何做好一个合规企业时表示,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合法合规,利国利民”是从事金融创新的原则,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保证所做的事情不与现行法律法规框架相抵触。与此同时,还要满足好客户的需求,稳妥扎实地去做好创新,同时积极参与到行业自律的过程中,继续与各方面的监管者保持密切沟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