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升温:有基础,祛虚火

作者: 李盼盼
记者视线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盼盼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不到半年时间里,上证指数接近翻倍的涨幅让人惊讶。与此同时,以新兴行业为代表的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超过1倍。
    伴着股市上涨及成交量上升,散户“跑步进场”趋势越发明显。沪深两市成交量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000亿元,升至今年春节前后的7000亿元,直到目前的万亿元。
    究其原因,国泰君安首席市场分析师林隆鹏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作为经济“晴雨表”,股市通常会提前数月反映宏观经济走势。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出台,尤其是降准、降息和金融改革发力,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巩固,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从这个角度讲,股市只是对经济发展提前作出反应。
    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看,林隆鹏认为,以前中国经济发展较多依赖银行信贷融资,信贷资金又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问题愈加深化而复杂,国有大型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再那么明显。因此,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需要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以满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可以说,当前股市繁荣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倒逼式’选择。”林隆鹏说。
    林隆鹏同时表示,本轮行情中,表现最抢眼的股票大都来自成长型行业,发展前景比较被看好,所以,本轮“牛市”较为持久。
    但是,当前市场上也有不同声音——“疯长”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面对几乎“亢奋”的股市,能否有充足资金源源不断进入?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降准的直接目的,并非针对股市,但客观上讲,流动性增加之后,也会有一部分资金流向股市。从这个角度讲,股市确实得到利好。
    宗良表示,对投资者而言,盲目“借钱炒股”属非理性行为,投资者应采取合理的组合式投资。例如,将资金分别用来购买债券、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等,并根据不同时期市场状况进行调整。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