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储备的政策工具比较充足

经济运行能够保持在合理区间

作者: 李杨
国内头题

    中国经济导报北京24日电 记者李杨报道 今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以及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仰哲在回答中国经济导报暨中国发展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准确把握经济形势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强调从加强跟踪监测、加强经济走势分析等方面着手把握经济形势。他强调,从目前情况看,政策预研储备比较充分,还有较大政策空间,政策工具箱里储备的相关政策工具比较充足,“我想只要应对得当,我们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李仰哲详细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把握经济形势的相关举措:一是加强跟踪监测。在已有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加强监测频度和广度,特别注重对实物量指标、重要商品价格、金融市场动态等高频数据的日监测,更加注重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变化情况的监测。“由于中国经济已经与国际经济深度融合,所以我们也更加注重对国际经济形势走势和国际市场变化的监测。”李仰哲说,另外,更加注重对新产业、新业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的监测。通过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力求全方位、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二是加强对经济走势的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多次强调,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要积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特别是要通过探索创新分析方法来加深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我们加强了定量分析,建立了一些模型,通过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加强对走势的预测和经济运行风险的研判,特别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高了我们把握经济运行态势的实效性和趋势的准确性。
    三是加强风险研判。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各个司局的层面,根据业务分工,对各自领域的潜在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加强监测和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秘书长碰头会”定期进行研究,委主任办公会也定期会商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加强对经济运行风险的研判。
    四是加强实地调研。针对今年开局后十分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国两会刚一结束,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分11个组赴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研,另外还组织了17个专题调研。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实际情况,对于准确把握一季度经济形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五是加强政策预研和储备。去年以来,针对经济平稳运行、发生波动和出现趋势性下滑的3种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应制订了3个政策工具箱。在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多出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当经济出现波动时,预调微调力度就会大一些;当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就会采取力度更大的稳增长措施。
“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还在不断充实和完善政策工具箱。”李仰哲强调。(相关报道详见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