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数据”催生贵阳崛起“中国数谷”

作者: 蔡若愚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蔡若愚

    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块数据——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一书,在“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新闻发布会”上首发。“块数据”的概念由此被更多人所熟知。
    所谓“块数据”,就是一个物理空间或者行政区域内形成的涉及人、事、物的各类数据的总和。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认为,“块数据”比“条数据”的“4V”即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locity(高速)的特征更为明显。块数据理论创新将打破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和物理区域、行业领域对信息流动的限制,通过对不同类型、来源信息的集成、挖掘、清洗,极大地改变信息的生产、传播、加工和组织方式,进而给创新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推动产业彻底变革和再造。
    值得一提的是,“块数据”思想的来源,设计自贵州省贵阳市发展大数据的战略构架。致力于发展大数据的贵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创造出5个“中国第一”,即中国首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中国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中国首个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中国首个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城市和中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今年2月,工信部又批准贵阳、贵安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标志着“中国数谷”在贵阳正式落户。
    一直以来,贵阳都是国人眼中的欠发达地区。但在此次大数据产业的布局中,贵阳却一马当先。究其原因,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玉明认为,天时地利人和,均为贵阳诞生“中国数谷”提供了条件。
    天时,是贵阳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主动站在了大数据的风口上。据悉,目前全国只有贵州贵阳将大数据作为一个省、一个城市的重大发展战略,并成立了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地利,是贵州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适合发展大数据。“贵阳是一个三无城市,无地震、无风灾、无旱涝,且一年四季气温适宜,有利于大数据建立稳定的基础设施;同时贵州是西电东送的起点,充足的电力资源满足数据中心的高耗电要求。”连玉明说。
    人和,则是贵阳精神的集中体现,即“一想二干三成功”,而不是“一等二看三落空”。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贵阳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5个“中国第一”,并由此带来“贵阳·贵安共建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这一新机遇。
    今年5月底,贵阳将举办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4个场馆约4万平方米的展区面积已落实,包括阿里巴巴、微软、谷歌、英特尔等国内外超1000家企业和单位将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