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助推新型城镇化“风生水起”

作者: 黄汝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郭东波
长春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黄汝舟摄影
黄汝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郭东波

    近年来,吉林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产业集聚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协同发展的新路子。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和现代商服业实现了提速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方兴未艾

    作为我国的产粮大省,吉林省一方面着力抓好粮食生产传统农业,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另一方面,以做优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涉农新兴产业。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了706.6亿斤,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4斤,保持全国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万元,达到10780元,同比增长10.2%。在涉农新兴产业中,仅22个示范镇中的62个农业园区就实现年销售收入8.6亿元。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2014年,吉林省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方式改革,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3亿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去年,吉林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9%,完成机械耕地面积7470万亩,机械播种面积7507万亩,机械收获面积4365万亩。
    周景龙是农安县合龙镇众一农业合作社的一员,59岁的他种了大半辈子的地,称得上一个“老把式”,近几年他告别了大田里的劳作,在合作社租了5个6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种植奶油草莓。
“一个棚一年投入不到2万元,纯利润能有8万元,一年下来能挣40多万元吧。我家的草莓90%都卖给了来采摘的市民。”老周还介绍说,他们这个合作社现在有大棚100多个,种植草莓的就有50个,还有种蔬菜和君子兰的,效益都不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吉林省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像周景龙这样靠观光农业发了财的农民不胜枚举,而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长岭县兴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入股方式吸纳了马场屯72户村民全部入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对230公顷耕地实行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当年就建成占地16公顷的蔬菜大棚102栋,耕地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去年,该合作社在种植大田、蔬菜大棚和农牧业养殖等方面增添了新亮点,让年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马场屯,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各项产业飞速发展。全村72户村民整体搬进了崭新的楼房。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吉林省省会城市的长春市,人口密集,郊县土地肥沃,发展涉农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长春市相继启动实施了双阳区奢岭镇、绿园区合心镇等都市农业示范区和一批休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生态餐饮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初具雏形。
    绿园区合心镇围绕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突出发展都市休闲生态农业,打造“周末”经济示范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升级版。这个镇投资173万元的蔬菜喷灌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300万元建设1800平方米的葡萄保鲜库已经完工;新农家村、东安村蔬菜基地各扩建5公顷。甜瓜基地发展到210公顷,葡萄基地达到18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1800公顷。
    开展粮食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追求效益最大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两市粮食产量由5年前的132.3亿斤增加到去年的276.05亿斤,成为增产潜力巨大的粮食基地。白城和松原城镇化新增耕地资源以及逐渐好转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农业企业前来吉林西部战略性布点。这里已成为吉林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农业龙头企业近五年呈现井喷式发展。白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795家增加到去年的1230家,松原市也由最初不足200家发展到目前的上千家。
    大安市先达公司是一家营养鲜食玉米系列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已经以安广镇为轴心,在周边乡镇建立鲜食玉米原料生产基地,实行订单式农业,玉米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与1300多户农民签订了协议,使农民通过种植鲜食玉米增收上千万元。同时,公司还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常年聘用农工100人。

支柱产业强力支撑经济发展

    长春路通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坐落在农安县合隆镇,是国内首家研发制造应用于高速铁路、城轨、地铁车辆用玻璃钢车头、内装模块化产品的制造商,年产动车组玻璃钢车头50列,动车组整体卫生间2000套,产值2.2亿元,年上缴税金4000余万元。路通公司与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铁路客车建造商有着紧密合作。
    长春路通公司靠研发生产玻璃钢新型复合材料,搭上了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的“动车组”,它还只是吉林省城镇化建设中依托一汽、长客、吉化以及通化药业等全国知名企业,着力发展特色工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长春市加快奥迪Q系列30万辆整车项目建设,支持一汽通用引进新车型,扩大中高端整车产能。与一汽、长客等央企共建产业园区,突出发展核心零部件,壮大产业集群。吉林市着力延伸乙烯、丙烯、碳四碳五等化工产业链,重点抓好异戊烯醇、乙丙橡胶等项目建设,支持重点企业跨区域战略联合重组、协作配套,吸引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入驻,加快构建汽车全产业链生产配套体系。2014年,吉林省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5%左右。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主动打破区划行政壁垒,积极融入省会长春,依托一汽集团,做大做活汽车零部件、汽车物流产业。目前,这里已落户企业150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0个。同时,已建成的阳光新城、硅谷1号和长春荣成三个小区,吸纳产业工人2万余人。
    长春宽城区兰家镇在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启动了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的长春客车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的轨道客车零配件产业园项目。目前,全镇已投产的企业达26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成为兰家镇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化市被誉为“绿色立体资源宝库”,中国中药之乡、葡萄酒之乡、人参之乡。2014年全市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3亿元,增长23%。已有63户医药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四长医药工业园一期、东宝人胰岛素注射剂三期、金马异地新建等112个亿元以上项目如期竣工。广东恒大、上海中暨、江西仁和、中兴恒和、晋商联盟、台湾联华等知名企业落户通化。医药高新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吉林省唯一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试点,医药等6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特色工业园区重点产业集群,省规划核准的7个特色工业园区新入驻企业20户。
    鸭绿江河谷葡萄酒庄及研发中心等葡萄酒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山葡萄栽培示范区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4年通化市葡萄酒产业产值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6.9%。人参国际标准科技联盟在通化市成立,紫鑫、百泉等人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研发人参新资源食品179种,获批长白山人参品牌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去年通化人参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30亿元。
    金厂镇位于通化市东昌区,这个镇以修正、万通等大型医药产业为支撑,逐渐形成了集医药研发、生产,医疗器械、医药包装、辅料生产为一体的工业产业体系,实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上带动性大、生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产业项目。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亿片感通片生产线建设项目和修正药业PVC及铝箔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达产后将增加利税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人。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吉林省加快服务业与工农业协同发展、跨界发展、创新发展。目前全省已有3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完善,效益较好,拉动功能显著,现有3000多家业户入驻,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延吉IT产业集聚区吸引60多家日、韩等IT中小企业入驻,实现年营业收入达3亿元。长春亚奇物流集聚区为一汽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入驻物流运输企业90多家,实现利税达700万元,成为省内第三方物流业务的龙头。
    吉林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特色也更加鲜明,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长春市逐步形成以东北亚科技创业园、吉林师范大学长春科技创意文化产业园、长春软件与动漫服务外包产业园为代表的软件动漫产业集聚区。以长春总部经济园区、南部新城金融商务总部集中区形成了金融商务集聚区。
    吉林市船营经济开发区在驰往长春的北出口附近。过去这里曾是吉林市落后地区、城乡之交的代名词,但如今,这里却成了吉林市的商贸新区。近些年,该区共引进了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21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项目,都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商业氛围浓厚的中东新生活在这里,新建的红星美凯龙、亚琦国际商贸城、百业国际五金汽配城在这里;这里还新聚了本田、路虎、奔驰等20个品牌的汽车4S店以及翔和、恒通和统泰等3家大型物流企业,300多户物流中介织成的物流网络,年公路吞吐量达3000万吨,占吉林市总量的50%。
    四平公主岭市形成以大岭物流园区为代表的汽车物流集聚区。延边州形成以对日韩软件服务外包为代表的延吉IT产业园集聚区;以图们物流集散港、珲春国际物流开发区为代表形成了边境物流贸易集聚区。
    这些产业集聚区规模不断扩大,聚集效应初现,有效提升了整体发展水平和层次,辐射和带动更加显著。
    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去年底吉林省政府与阿里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打造“数字互联网吉林”,重点在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政务云建设、智慧吉林和卫星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目前,吉林省的长吉两市共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近2000户,涉及工业、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房地产交易、家政服务等多个领域。2014年9月22日,“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正式启动,600多个特色品类、1.5万余款商品集中亮相,成为推广吉林省名优商品及地标产品、打造“吉字号”品牌集群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吉林电子口岸、外运中心仓储设施、吉林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拔地而起,中国邮政、阿里巴巴、顺丰速运、宅急送等一大批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聚集于此,形成发展对外贸易的集团军。
    春看山花,夏日避暑,秋览红叶,冬赏冰雪。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吉林省大力开发边境游、生态森林游、冰雪游等旅游产业,以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4年,吉林省全力打造旅游业升级版,着力将其培育成支柱产业。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旅行社发展规模,积极探索与邮政网点创新合作的新模式;推进旅游景区、星级饭店质量等级评定步伐。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经过高标准创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春北湖湿地公园等34家景区被评定为4A级景区;总结推广了双阳等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规范接待经营标准,完善服务体系;推动长春一汽等工业旅游产品进入市场,开发长影旧址博物馆文博与旅游融合的新产品,评定和命名了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去年吉林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12141.24万人次,同比增长17.09%;实现旅游总收入1846.79亿元,同比增长25.03%。
    抚松县松江河镇具有地处长白山西坡“第一门户”的区位优势、长白山旅游资源优势和立体化交通枢纽优势,这个镇以打造长白山旅游服务核心城市为目标,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推动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几年来,松江河镇吸引万达集团等6家全国顶级民营企业总投资230亿元,在松江河镇及其毗连区建成了全国单体投资旅游业规模最大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项目,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目前松江河年接待游客9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9.5亿元。
    永吉县北大壶镇拥有世界一流的滑雪旅游资源,区域内的北大壶滑雪场是国内雪道最长、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城区高山滑雪场。这个镇强化产业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重点建设翰星通用航空产业项目、浪漫雪郡、薰衣草庄园、北美时光、保利北大壶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温泉度假村、现代休闲农业等产业项目。形成了以体育旅游为主导产业、以冰雪旅游为特色的城镇化示范区。
    以产带城,以业聚人,产业聚集助推新型城镇化风生水起。
    潮起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迎着全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潮,吉林省今后将继续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培育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开足马力,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