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市场低位平稳增长

作者: 李想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李想报道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较上月增速小幅回升。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蔺涛认为,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其中,吃穿用类商品增长较快,行类商品销售继续好转。5月份,穿类商品增长12.5%,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粮油食品和日用品类商品也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总体而言,5月消费数据与市场预期保持一致。民生证券研究院分析指出,尽管经济下行、居民收入增速乏力,但资本市场的繁荣带来居民财富增长,从而促进消费增长。
    纵观近一年来的消费数据,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增速放缓,今年以来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低位水平。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消费增速放缓,出口面临巨大挑战。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说,消费表现相对稳定,今年一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稳增长必须先把“大头”稳住,因此稳消费至关重要。
    为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部署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金融“开闸”能从支撑需求、完善结构和推动升级等方面提振消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6月1日,化妆品、服装、纸尿裤等商品迎来平均降幅超50%的空前力度关税调整。消费税、免税政策调整等举措也在酝酿中。赵锡军表示,随着政策红利不断显现,一揽子提振消费的“大礼包”,将有利于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