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视线
中国经济导报前方报道组
12月22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作了题为《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报告。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部分地区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报告主题突出,求真务实,既强调问题导向,又突出机遇和信心,为新常态下做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改革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谢建辉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动力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需求的“两手抓”,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我国已经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是,释放改革红利需要一个过程。就发展潜力看,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农业比较效益还不高,这些领域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实现农业从大到优、从大到强,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在今天的大会上,徐绍史指出,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方面,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要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形成新动力,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重点是抓好两个“新”,一个是扩大消费新供给,另一个是积极培育新消费。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方玮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从制度支撑方面增加供给。其次,要补齐短板,特别是在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第三,针对消费升级需求,如旅游、教育、医疗等需求增加投入,提供更高水平的供给。
“消费具有引领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作用,稳住消费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沈晓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常态下,消费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当前,需要通过不断培育新业态、创造新产品,形成新的有效供给,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拓展消费空间,不断增强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
在部署明年发展改革工作时,徐绍史强调,要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对此,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安桂武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吉林要继续抓创新,培育新动能。不仅要提供新的、改造老的,而且要转换增长动力,改变路径依赖。吉林省汽车制造产业基础良好,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未来仍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有很多“硬骨头”要啃。谈及价格改革,云南省物价局局长郭继先表示,一方面,要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增强价格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完善有利于改善民生的价格政策。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执笔:本报记者张晓哲;参与采写:本报记者李明思、吴渊、侯帅、曲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