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健康回暖需统筹兼顾

作者: 张洽棠
    1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变动情况: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7个,上涨的城市有33个,持平的城市有10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2.9%,最低为下降0.4%。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4.6%,最低为下降5.6%。
    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6个,上涨的城市有40个,持平的城市有14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9%,最低为下降0.7%。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38.9%,最低为下降9.4%。
    点评:
    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而分城市数据看,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扩大,环比继续处于领涨地位,二线城市微幅上涨,三线城市继续平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供需对比所致,供需较为紧张的一线城市房价将持续攀升,而库存压力较高的三四线城市将继续调整,城市间分化持续。
    随着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房地产优惠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需求持续回暖。销售回暖带动房价环比涨幅扩大,将继续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有效支撑。
    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还提出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价、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方法。
    一方面,全国房地产市场库存量很大,据估计去库存周期在5年以上,因此引入农民工成为新生购买力恰逢其时,另一方面农民工若要能够成为买房的主力人群,就必须在户籍、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上着力改进,使其享受市民待遇,这样买房对其才有实际意义,因此,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