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

作者: 李建民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李建民报道 在近日举行的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湖北省省长王国生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王国生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优化需求结构的同时,重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二是贯彻落实《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推进提质增效升级;三是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深化高水平双向开放,释放发展新动能;四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和水平;五是加快“两圈两带一群”“一主两副多极”建设,加快形成区域多极动力、多极支撑新格局;六是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绿色发展之路;七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共享发展。
    王国生说,过去五年很不平凡,脚步中留下许多难忘的印记。全省人民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稳增长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以结构调整着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改革开放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实施着力形成协调发展多点支撑新格局,以改善民生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和谐湖北建设,开启了“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新征程,“五个湖北”建设迈出新步伐,胜利完成“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综合实力大跨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上2万亿、逼近3万亿,年均增长10.7%,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5年前进3位;人均GDP达8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区行列;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先后迈过2000亿、3000亿两大台阶,由全国第20位上升到第9位。二是经济韧性大增强。千亿元以上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向万亿元迈进;武汉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宜昌、襄阳双超3300亿元,过千亿元城市由3个增加到10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居中部第一位。三是发展条件大改善。交通骨干网基本形成,全省两万多个行政村开通客车,武汉连接四大洲的国际客运航线达到39条。四是民生福祉大提升。新增城镇就业五年累计超过4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119.43万人,35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3.2%,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王国生说,“十三五”时期,湖北将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切实遵循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继续秉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加快推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在全国发展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