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综合管廊助推徐圩新区

作者: 张守营
李沛旺
徐圩新区鸟瞰图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守营

    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徐圩新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总规划面积467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长34.9公里。徐圩新区依托陆桥经济带,面向东北亚,融入长三角,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经过7年时间,目前徐圩新区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框架,海运、铁路、公路、内河等港产联动发展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完成临港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共引进入驻临港重大产业项目15个。这些也往往是大家对于一个新区的印象,而对于新区的地下建设我们却知之甚少,地下管廊、综合管廊,管廊智能化,它们又是什么样子的?
    
公共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将布设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热力等市政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同一地下建造的隧道空间内,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的通道,设有专门的检修井、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制定有针对性的管廊管理办法,实施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改变了以往各种管线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混乱局面。通过综合管廊建设,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
    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公共管廊智能化平台项目的建设方即智慧徐圩的运营主体——江苏方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总经理李沛旺认为,公共管廊将管线“分散式”转变成“集约式”建设和管理,为改变城市管线管理方式和提升管理水平创造很好的条件。而鉴于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石化企业管道输送介质的特殊性,先期建设并已部分投入运营的地上公共管廊的建设也成为了徐圩新区的一个特色工程及示范工程,其也是徐圩新区智慧管廊建设的一部分。
    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公共管廊一期计划建设11公里,现已经完成3.8公里管廊段,链接起虹洋热电、斯尔邦石化、盛虹石化、荣泰仓储等多个石化企业,为石化基地各个企业的原料输入及产品输出提供了统一的介质运输管道及公共管廊管理新模式。
    李沛旺认为:“徐圩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及地上公共管廊的建设、投入运营,都同管委会领导坚持的‘生态、智能、融合、示范’方针政策有关,毕竟政府主导并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没有管委会领导的战略眼光,公共管廊这样在全国都没有多少成功案例的项目不会成功投入运营。”
    管廊智能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据徐圩新区公共管廊智能化平台的建设方——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对公共管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而对管廊后期的运营管理,特别是以电气控制技术为手段的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利用电气控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建立一套适合管廊运营管理的智能化系统,通过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实现管廊中各子系统的联动和快速反应,以提高管廊运营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动化、信息化管理设备和技术在公共管廊中更容易应用,通过布设视频和防入侵监控、泄漏监测、环境监测等物联网设备,能有效提升公共管廊管线安全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
    据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徐圩新区公共管廊智能化平台项目不仅使用了其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网关技术,提高和优化了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效率和数据安全,而且通过对管廊的三维精细建模,将物联网设备同管廊三维模型相融合,更能直观地掌握管廊整个的运营状态和微观细节。其项目更是实现了主动监测、主动分析、主动预警、辅助决策等的智能化应用,,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徐圩新区综合管廊项目将对全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2015年8月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地下综合管廊可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解决了多线路的重复开挖的混乱和浪费,也让管线得到很好的保护,维护也变得简单易行,减少了维修费用,做到了一次投入、长久受益的可持续化、智慧化的城市发展成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作为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带动有效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必将得到更好及更大规模的发展。
    今年4月份,经过专家综合评定,连云港市正式启动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项目,这4个试点项目全部位于徐圩新区,分别沿江苏大道、西安路、环保二路、方洋4条道路,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约16公里,到2019年建成投运,先期实施的10公里管廊,计划在2018年建成。这对于连云港未来管线成环成网,最大限度发挥管廊这一公共资源的综合辐射效应将发挥示范作用,项目建成后将为全省乃至全国沿海同类项目建设提供示范参考。
    李沛旺介绍,江苏大道是连接徐圩新区城市配套功能区、钢铁产业园、石化产业基地的主要交通干道,同时也是联系3个功能区的管线走廊。为此,沿江苏大道规划为干线管廊。除满足管线入廊需求外,同时作为石化产业基地的应急疏散通道,起点位于规划的应急救援中心,终点位于石化产业基地外围,总长约8.6公里,数种管线入廊,分别为给水、再生水、电力、通信、热力、燃气、应急疏散通道。方洋路作为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有相似的6种管线入廊,西安路、环保二路规划为支线管廊。
    
综合管廊相当于地下的“高速公路”其回报率是长期稳定的

    去年,财政部和住建部,已经确定了10个城市纳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它们是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财政部此前也发出通知指出,中央财政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
    上述这些资金显然远远不够,怎么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地下管廊的资金来源问题就很担心。他在去年7月28日的常务会议上向有关部门负责人询问: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没有成熟经验证明这一模式的回报率?这位负责人回答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高速公路”,回报率会是长期稳定的。总理为此指出,这么大的城市总量,不能完全依靠财政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要采取综合的商业运作方式。“既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也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并为此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和相应的运营管理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也发布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提出鼓励各类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可续期债券等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的城投类企业不受发债指标限制。
    徐圩新区的地下管廊项目正是运用了PPP模式,目前项目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