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元年”虚拟现实冰火交织

作者:
    2016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先后进入VR市场,60多家上市公司宣称跨界VR行业,企业数量也从原先的200多家增加到1600多家。由此2016年被誉为“VR元年”。
    然而,盛况并没有持续太久。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VR市场开始急剧转冷,涌向VR的资本“急刹车”,知名VR企业裁员欠薪,涉及暴风魔镜、米多娱乐、众景视界,VR行业从夏天迅速进入寒冬。
    VR的问题首先是硬件产品的问题。目前国内市面上呈泛滥之势的VR手机盒子,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多做工粗糙,根本达不到VR硬件的技术标准,更谈不上沉浸式体验。诸如恶心和眩晕感这样的糟糕体验严重影响了VR产品需求的持续性。
    其次是VR的内容缺乏吸引力。受限于内容开发成本的高昂及相关人才的短缺,目前VR设备只能收看少数视频或玩点简单游戏,内容既不丰富,制作也不精良,实在缺乏吸引力。
    总之,在VR的发展中,涉及安全性小的行业容易爆发,商业模式清晰的容易爆发,如线下体验店。当然,在相对不计成本的军工领域,VR也会得到较快的应用,但在民用领域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医疗和汽车行业,VR的爆发将需要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