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刘宝亮
日前,工信部赛迪智库“Forecast(预测)2017”系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当前,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稳步推进及宏观经济趋稳的大形势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筑底企稳且亮点纷呈的特征,供给侧改革、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分享经济、虚拟现实等热点频出。报告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速,工业生产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也有望结束近年来阶梯下行态势,实现筑底回升。
外贸出口将呈低速增长
报告首先对2017年的外贸出口形势做出展望。2016年三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增长2.9%,高于市场预期;11月份制造业PMI产出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显示复苏动力增强。但特朗普对内主张减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计划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推升债务风险;对外声称退出TPP,提高关税,再加上加息,使得全球经贸规则谈判不确定性增多。英国脱欧使得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复苏存在变数。尽管欧洲经济的核心德国保持稳步增长,但难民问题将继续困扰,甚至影响德国经济复苏速度。日本经济依然疲弱。新兴经济体整体表现不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
报告综合判断,2017年发达经济体不确定性增强,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压力,趋弱态势扭转难度加大。2017年德国大选、法国大选,以及欧洲右翼势力兴起等事件,也加大了国际贸易格局走势的不确定性。从我国国内来看,资源、人工、物流等价格上涨不断推高我国加工贸易成本,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不断减弱的同时,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产业发展面临“双向挤压”。预计2017年我国出口增速将呈低速增长,全年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在2%左右。
工业投资有望筑底反弹
近年来,我国工业投资增长明显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报告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投资增长有望筑底,实现小幅改善,同比增速约为7%。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王昊博士指出,房地产投资方面,尽管目前仍处于消化库存过程中,但数据较2015年有明显改善。由于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尚处于温和增长区间,因此并不会受到本轮限购限贷政策的剧烈冲击,这将有利于投资筑底。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带动下,规划投资热点集中涌现,PPP项目、专项建设债等融资工具将进一步发挥引导投资方向的作用。近几年,消费增速缓慢下行,在消费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部分行业仍保持了较快增长。2016年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2%,天猫“双11”交易额更是高达1207亿元,较2015年大幅增长32%。“互联网+”、“宽带中国”等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刺激新的消费需求的产生。
分行业看,一方面,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和地产基建行业的拉动,钢铁、有色、建材等上游产业去库存和盈利状况均有所改善;受需求疲弱和竞争力下降影响,纺织、轻工等行业去库存较为缓慢。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逐渐增强,医药、汽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平,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保持较高增长。
王昊指出,尽管近年来受外贸形势严峻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过,上海、天津等东部省市作为自贸区试点,承载着国际贸易新规则如BIT(中美投资协定)等负面清单先行先试的任务,在国家较多优惠政策的引导下,自贸区试点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11月份,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7.4%,西部地区增长7.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和1.1个百分点;2016年1~11月,中部与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均为12.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继2015年的“断崖式”回落后,东北经济尚未出现好转迹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负增长。2016年11月份,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
民间投资亟待进一步激活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很多投资项目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党的“十九大”将在下半年召开,为改革和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国内环境。针对工业领域的突出问题,报告认为仍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实施创新驱动,促进新旧动能顺利转换;同时也要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重塑我国工业竞争新优势,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对此,王昊解释说,工业领域新旧动能顺利转换,是新常态下保障工业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既需要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也需要借力“互联网+”主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体来看:一是各地聚焦发展的新兴产业在高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产业基础,体现当地产业特色;二是积极创建制造业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要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所谓的“死亡之谷”,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三是采取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优化政府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投资方式;四是加强制造业网络化协同,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使传统产业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报告强调,2017年要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报告建议:一是进一步拓展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使民间投资“有门可进”;二是加强对民间资本的金融服务,使民间投资“有钱可投”;三是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价格改革,完善财政支持、融资支持、资本退出等配套政策,探索项目经营权、收益权资产证券化,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使民间投资“有利可图”,从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
报告还强调,2017年要继续深化产融结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积极探索产融对接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二是继续加强政银企之间的对接合作。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四是支持企业多元化融资。
此外,对于如何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重塑我国工业竞争新优势,报告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和跟踪最新国际经贸规则的动态。二是鼓励工业出口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投入,形成新的出口优势。三是鼓励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沿线国家交通、能源、电信、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和跨境并购,提升装备企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