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徐文华 张莉莉
前不久召开的2016年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落实“1+8+4”政策体系,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会议同时指出,安徽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以“1+8+4”体系推动供给侧改革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韶春介绍,2016年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提前完成,关闭退出矿井10对,退出煤炭过剩产能967万吨,分流安置职工23144人。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重点要科学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充分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稳妥做好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券债务、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六大环节工作。要多渠道化解企业债务,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要坚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通过项目载体,推进煤电联营、煤化一体,大力发展高端煤基材料产业和相关非煤产业、接续产业。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安徽将出台一系列措施,主要是认真落实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继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力争2017年直接交易电量约550亿千瓦时。研究制定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办法,完善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政策措施。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探索增量配电业务放开,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电力市场。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专项债券、绿色债券等支持领域。
安徽省还将精准有效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主要制定落实补短板年度工作计划和投资计划,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补短板项目建设。特别是“一规四补”,要抢抓冬春有利时机,加快实施重要支流治理、沿淮洼地应急治理和长江崩岸应急治理等,扎实推进引江济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此外,针对脱贫攻坚、农业、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软硬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建设等补短板重点领域,安徽省还将抢抓机遇、积极与国家对接,努力争取更多支持。
在去库存方面,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切入点,鼓励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定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在去杠杆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高度重视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围绕落实去杠杆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
信用体系建设将实现四大提升
2017年,安徽省将从强化公共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应用、强化信用联合奖惩、强化信用试点示范、强化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发展四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财金处负责人介绍,2017年安徽省将进一步优化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快行业和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用信息交换机制,强化全省公共信用信息整合共享;推动各地各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级信用平台和行业信息系统,查询、使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为行政监管或行政审批提供参考。
同时,在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方面发力,进一步加强对守信主体的联合激励和对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积极开展信用示范创建,指导合肥、芜湖、淮北、安庆四市高标准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继续申报开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创新推进农村和中小企业信用试点建设,与沪、苏、浙共同创建长三角地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力争发挥经验积累和示范引领作用。
2016年以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积极谋划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已归集36家省级部门和8个市相关公共信用信息,并实现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交换共享。依托“信用安徽”网站,面向社会提供“红黑榜”、违章乘车旅客、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以及相关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等服务,为政府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行政效能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支持淮北、安庆市列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与沪、苏、浙深化合作,联合印发区域信用“数据清单”,共同推进旅游领域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建设试点,长三角地区成功获批创建首个国家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区域信用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
“四督四保”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2017年安徽省将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深入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600个以上、竣工投产600个以上,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
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安徽将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重大项目。主要是组织实施现代综合通道建设工程,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利、航道、航空、电网、气(油)管线、信息网络、物流通道、设施建设,编制2017~2021年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开工建设安九高铁、合肥市轨道交通4、5号线、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芜宣民航机场、砀山、芜湖通用机场等项目;力争开工池黄、昌景黄高铁、淮宿蚌城际铁路,做好合青高铁和蚌埠、亳州、宿州民航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商合杭、合安、杭黄、郑阜高铁等项目建设。建成庐铜铁路、淮北至萧县北联络线、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等项目,新增铁路123公里。
此外,安徽还将进一步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五项机制”,努力提高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强化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力度,协调国开行和农发行加快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实施。继续加强项目稽察,创新监管方式,强化问题整改。
在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安徽省将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三重一创”建设和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力度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快落实前三批项目投资主体,再筛选和推介一批有较好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项目。开展深化中小城市PPP创新试点,力争形成典型经验。
2016年安徽省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前11个月,全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新开工2089个、建成1214个,超额完成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同时,项目谋划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谋划项目1159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9亿元,支持28家企业成功发行企业债券366亿元,发行规模居全国第5位。在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方面,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新推出第三批234个PPP项目、总投资2662亿元,累计公开推介PPP项目499个、总投资5400亿元,已有75个项目落实了社会投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