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伴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重任的公安机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演变带来的社会生存、生产、生活等方式的改变,给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也给公安警务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激发了内在动能。面对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迭代升级,深圳公安主动作为,将科技创新作为新一轮警务改革的引擎,从顶层设计入手,围绕科技护城、打击防控、服务民生等全链条进行系统谋划,着力打造具有深圳公安特色的“大数据+”警务,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互联网+”技术态势下的全新警务模式。
24小时自助办证区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办证服务
优质的行政服务直接作用于民生,有效提升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是公安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依托改革创新,注重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应用,用“以民为本”的工匠精神致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出入境24小时自助办证区依托统一的核心业务支撑平台、运行环境、服务保障要求、设备准入许可目录,统一规划总体功能、体系架构。2016年3月开始,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的原则,开始推进建设出入境24小时自助办证区,2016年10月底,深圳市各区级24小时自助办证区均已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升级梅林自助服务大厅,24小时为民服务
经过为期4个月的策划、设计和建造,深圳市公安局完成梅林自助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提供23台自助办证机,配近100个免费停车位,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全自助、立等可取的办证服务。梅林自助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完成后,已办理签注近11万证次。前来办证的市民群众对大厅的设计理念、科技含量和功能设置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出入境梅林自助服务大厅配备设备运行所需的供电、空调设施,符合消防、安防等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要求,以信息安全标准和设备准入机制为基线,依托系统运行维护和技防安保措施,构建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在办证区出入口配备门禁系统,实现非办证大厅工作时段刷二代居民身份证准入功能;所有自助办证设备连入出入境自助设备运行监控平台,24小时自助办证区专业保障队伍将做好自助办证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并按规范开展操作指引、政策答疑、异常处置、疏导分流等服务工作。
全市推广建设,便民服务广受市民点赞
在梅林自助服务大厅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以此为标准和模式同步推进区一级24小时自助区建设。目前,全市共有自助办证设备155台,已为群众提供港澳通行证签注服务817293证次,占全市总办证量的11.9%,开启了出入境办证服务“24小时+全自助”的便民利警新模式,既缩短了办证时间,提升了群众服务满意度,又缓解了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压力。
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由原来的窗口受理模式转变为通过互联网、自助设备等方式自助提交申请,不仅可以减轻民警负担,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将出入境便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以外,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办证服务。以罗湖分局出入境和宝安出入境为例,罗湖分局24小时自助办证区自2016年10月28日启用以来,共自助受理了13500余份,日均受理量为近300份,占同期窗口受理总量的30%;加上前期建成投入使用的5个办证点,今年已自助受理68000余证次,约占罗湖大队全年受理总量的20%,24小时自助办证区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办证服务,也极大地缓解了窗口民警办证、取证压力。宝安分局出入境24小时自助办证区自2016年9月27日开始启用,目前已成功办理签注18000余份、自助领取电子护照4000余本、自助领取电子港澳通行证14000余张,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4小时自助办证区的启用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图文/刘宝 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