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曲一歌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尽管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相比,目前,我国的水安全保障能力还存在不少差距。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等老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更加凸显,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需要进一步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持续提高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为指导做好“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谋划好未来5年的水利改革发展蓝图,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问:《规划》的提出基于哪些考虑?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回顾“十二五”时期,中央相继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得到有效完成。
众所周知,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我国天气异常,洪涝灾害呈现多年少有的南北并发、多地齐发态势,防汛抗洪经受了严峻考验。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相比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分别减少14%、27%、49%、57%,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表示,“这其中,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兴建的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设施,以及水利改革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吴晓指出,规划的提出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主线。从现实情况看,水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短缺的公共产品,成为制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必须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基于这些考虑,规划编制过程中把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二是突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重点领域。《规划》编制突出了四个重点领域,即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
三是科学有序推进规划项目实施。综合考虑各类项目规划基础、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项目建设制约因素、需要与可能等情况,在继续加快推进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一批大中型水库等项目纳入《规划》。对存在较多问题,经论证协调仍难以有效解决的项目,不得审批和建设。
二问:《规划》提出了哪些目标指标?
据了解,《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在指标设置上,《规划》从防洪抗旱减灾、节约用水、城乡供水、农村水利、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改革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了16项指标。”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汪安南介绍说,其中4项为约束性指标,主要包括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
三问:“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有哪些重点任务?
吴晓指出,《规划》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市供水和排涝防洪能力等8个方面全面谋划了“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一直是节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规划》要继续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和水资源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还要完善节水激励机制,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培育发展节水产业,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汪安南表示。
此外,《规划》明确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例如,改革完善水治理体制。全面推行河长制。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同时,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汪安南介绍说,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一批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
近年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因此,在城市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方面,加快城市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及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农水不分家。在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是,完成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完成251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建设一批节水型、生态型大型灌区。在重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以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为重点,推动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汪安南介绍说,除上述外,《规划》的重点任务还包括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优化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布局;全面强化依法治水、科技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