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作者: 梁喜俊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梁喜俊

   “201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9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000亿元,经济社会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冯任飞向媒体通报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情况时表示。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退出330万吨煤炭、291万吨钢铁产能,提前完成煤炭、钢铁去产能年度任务;可售住房面积下降13%左右;努力降低杠杆率,把政府债务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额内;打出减税降费、电价市场化改革方面生产“组合拳”,全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80亿元。

大幅增加投资补基础设施短板

    铁路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在建重点铁路项目26个,呼张客专自治区境内全线已完成铺轨,具备联调联试条件,呼和浩特至集宁段2017年可按时开行高铁;呼准鄂铁路呼准段年底开通,准鄂段可按计划于2017年建成开通;乌兰浩特至葛根庙铁路计划2017年上半年建成开行动车。通辽、赤峰至京沈客专联络线已全线开工。呼和浩特市地铁1、2号线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
    公路方面,开工建设了包茂高速至东胜段改扩建项目、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等17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经棚至锡林浩特高速公路建成,京新高速内蒙古段主线贯通,2200多个建制村通了硬化路。
    电力通道方面,上海庙至山东、锡盟至江苏、通辽扎鲁特至山东青州特高压输电通道开工建设,锡盟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通道已完成调试。
    民航方面,完成了阿拉善左旗通勤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扎兰屯民用机场日前正式通航。海拉尔、包头两个运输机场改扩建项目,莫力达瓦旗、满归、阿鲁科尔沁旗、陈巴尔虎旗通用机场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预计2017年可以完工。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截至2016年11月底,亿元以上新开项目总规模5516.4亿元,增长2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1%。”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文民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

环境保护打好“三大战役”

    绿色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近年来,内蒙古严守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据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杜俊峰介绍,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采取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控面源“五控”措施,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推动重点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内蒙古达标天数比例为86%,同比上升4.9%,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水污染治理方面,以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推进规划项目建设,加大水质监测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水环境安全。2016年内蒙古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劣V类水体断面比例和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比类均达到了国家考核要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印发了《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风险防控,严格土地用途管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减少重金属污染,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坚决切断各类污染来源。

摆脱“一粮一羊”独大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一粮独大”、牲畜“一羊独大”的问题,2016年内蒙古农牧业厅提出了“为养而种、为牧而种、过腹转化”和“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通过调整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实现保护生态、优化结构、增加收入协同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自治区农牧业厅获悉,2016年内蒙古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牧结合的双重优势,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为草食畜牧业提供充足饲料。重点调减压缩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引导籽粒玉米向粮改饲、粮草轮作和全株青贮玉米转变。2016年,内蒙古压缩籽粒玉米933万亩,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面积达到827万亩,超额完成了农业部下达内蒙古的5年调减1000万亩玉米的任务。

对外对内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积极融入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制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蒙俄经济走廊实施方案,满洲里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鄂尔多斯航空口岸、乌力吉公路口岸获得国家批复,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到7800万吨,增长18%。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班列达到1119列、过货量超过8万标箱。
    此外,内蒙古全方位深化区域协作,主动融入京津冀、辽吉黑等地区发展,积极扩大与珠三角、长三角及粤港地区合作,与广东、宁夏等省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一轮京蒙合作全面启动,成功举办了首届蒙商大会、香港重点合作项目推介会、阿尔山高端会议等。特别是在北京成功举办内了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509亿元。

通过改革增加发展动能

    “过去一年,虽然内蒙古在区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背景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欠发达的区情仍没有改变,经济中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压力还很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仍很困难。虽然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得到了回升,使一些企业效益增加,但究竟价格回升带来的效益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还是未知数。对于资源型企业比重较大的内蒙古来说,我们调结构的压力依然很大。”针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问及2017年内蒙古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及经济工作总体思路的问题,冯任飞作了详细解答。
    冯任飞表示,2017年内蒙古将继续通过坚持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017年,内蒙古要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老动能的转换。
    冯任飞指出,金融业是内蒙古产业中的一块短板,突出表现在金融产品过少,对实体经济保障能力不强,不足以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2017年,内蒙古将通过建立若干只基金、引进银行、加大金融产品开发等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