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融资政策巡讲走进北京。在巡讲活动连续走过多地之后,此时出场的首都北京又将“端上”怎样可口的“饭菜”?
悬疑揭晓,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委员崔小浩一上来就自曝其短:“和全国先进省市相比我们还有差距,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有待提高,一些重点领域尚需突破。”这话听着谦虚,但这豁达的态度却偏又让人觉得底气十足。底气何来?一天巡讲听下来才明白,正是国家和北京市两级发展改革委一脉相承的“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债券品种
创新对于投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创新”一词的出现频率超过15次。《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债券品种,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债等,支持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设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加。
闻弦音而知雅意。“创新”的要求,不仅出现在《意见》中,也频繁出现在包括“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内的诸多重要政策文件中。发展改革系统作为宏观调控主要实施部门,自当有所作为。此次融资政策巡讲就是首开先河,一路走来,社会各界对其“创新性”的赞誉不绝于耳。
创新当然远不止于此。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巡视员田原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实体经济需求,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债券品种。特别是2015年以来,为支持11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和6大领域消费工程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了契合上述重点领域资金需求的专项债品种,陆续印发了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双创孵化、配电网改造、绿色债券等7个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编者注:2016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正式印发《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田原说,除7个专项债券外,考虑到承担在建或拟建项目建设的项目公司一般成立时间短、资产规模较小,融资难度较大,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作为投资主管部门和企业债券主管部门的双重优势,推出了主要以项目未来收益还本付息的项目收益债券。此外,于2013年推出的可续期债券也非常有特色,债券到期后可向后延续,理论上可以“只付息、不还本”,减少债券本息偿付压力;债券资金可计入公司所有者权益,降低资产负债率;债券资金还可作为项目资本金。如果说可续期债券主要用于匹配投资规模大、运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于同年推出的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则精准指向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深受欢迎。
北京市:契合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品种落地
创新之路是前人未走之路,艰辛自不在话下。债券产品在设计时要考虑契合相关行业和领域特点,在落地时也要考虑如何让市场更好地接受,才能发挥引导社会资金的示范作用。在这方面,各级各地发展改革委功不可没。
在巡讲致辞中,崔小浩委员将北京市企业债券融资特点归结为4个字“新、实、低、严”,“新”既为其神,亦为其骨。崔小浩的话言简意赅:“北京市大力开展企业债券品种创新,陆续发行了超长期限债、可续期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绿色债以及支持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的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棚户区改造、新能源汽车、中关村园区建设等,都是补短板和支持科技创新、绿色新兴产业领域。”这些创新产品因质量很高,颇受资本市场青睐,融资成本“低”也在情理之中。
“新、实、低、严”不仅是落在口头的要求上,更是烙印在北京市推动企业债券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每年都举办企业债券政策培训,讲解政策动态,推广创新产品。”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刘璟琳如是说。京投公司作为北京市大型国企,致力于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和沿线土地一二级开发、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投资的“一体两翼”发展。鉴于轨道交通投资的特点,该公司对于可续期债券一直以来就比较青睐。但在2016年11月,考虑到市场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发行了一期期限设计为“1+1+1+1+1”的中短期含权企业债券,突破了企业债券没有短期产品的先例,以2.99%的短期资金成本融来了长期资金。
北京市谷财集团有限公司曾发行了北京市首支区级平台债券,2016年又发行了北京市首支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在谈及为何选择这一债券品种时,该公司总经理戴立泽说,谷财集团作为北京市平谷区主要投融资主体,责任重大。平谷区作为北京市经济涵养区,投融资环境难以媲美城区,小微企业融资很难。本期债券主要用于鼓励双创和生产型小微企业,对于改善本区的投融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债券品种创新不仅在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方面作用明显,还以显著的资金成本优势、灵活的条款设计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现金流。“我们青睐可续期债券,是因为它可以双市场发行,比起其他单一市场发行的产品投资者更多,且能计入权益,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首创集团财务部总经理范书斌评价说。据他介绍,公司发行了国内第一支保障房可续期债券,且该债券在2016年11月8日发出了3.7%的国内可续期债利率新低。
刘璟琳也表达了近似的观点,她说,和其他公司信用类债券产品相比,企业债券更规范,审批效率也越来越高,跨市场发行在资金成本上不仅低于银行贷款,也较单一市场发行的同期限产品要好。
创新大幕刚拉开一角,后面的“演出”更让人期待
近年来,投融资创新不断加快,前来参会的学员们不仅对企业债券兴趣浓厚,对产业基金的有关内容同样有强烈需求。戴立泽说:“休闲产业是平谷区‘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产业,国家和市里也非常支持,基金的使用很灵活,我们想做些尝试。”刘璟琳表示,公司在地铁建设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乌鲁木齐也投了地铁2号线,希望通过基金的形式走出去,参与更多外地的轨道交通项目。
在此次巡讲中,北京市朝阳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的慕英杰经理格外受关注,她受邀介绍了“16朝国资债”的发行经验。该债券同时涉及本次巡讲的两大主要内容,特色非常鲜明。2016年3月23日,该中心成功发行19亿元产业投资债券,主要用于对中心发起设立的朝阳国资创新投资基金进行出资。慕英杰评价说,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对于国企转型升级、支持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区内环境治理作用明显,推动了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开展。
创新如雨后春笋,有何经验秘诀?对此,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财金处处长黄林芝呵呵一笑:“主要是发行人融资经验丰富,主办券商也很努力。”这显然是过谦了。在评价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融资政策巡讲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融资培训的作用时,学员们不约而同地说,投融资创新层出不穷,政策变化也快,通过巡讲和培训系统梳理一遍,比自己零碎地学习,收获要大很多,同时又介绍了不少新政策和创新案例,大开眼界。
另一方面,一些创新品种的突破,如果没有国家和北京市两级发展改革委的专业判断,以及为此做出的持续沟通,也很难最终落地。首钢集团下属子公司申报了一支停车场专项债券,主要用于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和建设首都新机场配套停车楼。首钢城运公司总经理刘琳介绍说,本支债券在设计上做了些创新性尝试,虽然还在申报当中,但国家和北京市两级发展改革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敬业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古今贤文》里也有文言:“一支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北京限于首都主体功能定位,对大型生产型企业容纳空间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债券发行数量。这是崔小浩委员话语中的未竟之意。但他们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另辟蹊径,在推广企业债券创新产品上狠下功夫,百花齐放,各有特色,不仅更加契合区域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需求,而且为债券市场发展做出了有益示范。珠落玉盘声声悦耳,繁花似锦景景动心,企业债券创新的大幕刚刚拉开一角,后面的“演出”更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