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机制等。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
中国经济导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规划》有什么特点?
环资司有关负责人:《规划》共9章,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包括第一、二章,主要是总结发展经验,提出总体要求。第二板块,包括第三、四章,主要是创新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促进节能环保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第三板块,包括第五、六章,主要是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强化需求牵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第四板块,包括第七、八、九章,主要是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划》立足产业发展现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关键,更加突出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瞄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水、矿产等资源约束和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技术装备产品发展重点,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针对恶性竞争问题突出、地方保护现象严重、违约现象增多等市场不规范问题,在加强法规标准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政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
二是突出市场作用。推进节能环保服务市场模式创新,培育新业态、拓展新领域,做大做强节能节水服务业,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强环境监测和咨询,拓展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培育节能环保市场主体,以节能环保企业为重点,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第三方机构为有益补充,推动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通过实施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工程、推广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习惯等方式,激发市场对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强市场活力,全面扩展产业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围绕促进产业技术装备的高端化、成套化、智能化,分领域提出技术装备的发展重点,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跨学科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开展绿色装备认证评价,淘汰落后供给能力,着力提高节能环保产业供给水平,全面提升装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中国经济导报:“坚持创新引领”是《规划》四个基本原则之首,《规划》如何体现创新?
环资司有关负责人:创新是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高节能环保产业供给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规划》主要是从两个维度体现创新。
一方面是科技创新,就是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以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城镇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噪声和振动控制、环境大数据等领域为重点,着力推进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重点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攻关,加大技术科研投资力度,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基地建设,落实人才战略,推进环保领域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工程应用人才等培养。提升技术自主性和适用性,为我国自主环保技术设备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提供技术基础。
另一方面是市场创新,就是商业、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深入推进环境的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地方政府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引入服务商,推行环境治理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开展小城镇、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试点与环境服务试点。引导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污染源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推动环境调查、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等环境咨询服务水平提高。
中国经济导报:《规划》中提出要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请问具体有哪些扶持政策?
环资司有关负责人: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规划》中明确要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一系列组合拳,形成对产业支持的有效助力。
加大财税和价格政策支持。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重大项目,有力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落实节能环保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修订完善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时完善环保电价政策,探索建立污水处理服务费用与污水处理效果挂钩调整机制。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近年来,绿色金融正逐步成为环保融资的机遇和亮点。十三五“时期,绿色金融制度将进一步完善,继续发展绿色信贷,支持有条件的银行探索绿色金融专业化经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碳排放权、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特许经营收费权等纳入贷款质押担保物范围。强化直接融资,支持绿色债券规范有序发展,鼓励符合条件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建立绿色发展基金,投资节能环保产业。探索发展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等新金融产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的体系。
中国经济导报: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存在一些市场不规范的问题,《规划》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有哪些安排?
环资司有关负责人:“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是否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环境是否规范有序。《规划》提出要规范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平等准入、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节能环保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规范优化市场环境。针对地方保护行为,要逐步清理废除地方自行制定的影响统一市场形成的限制性规定,严肃查处设立不合理招投标条件等行为。针对恶意低价竞争问题,要探索改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机制,建立质量优先的评标原则,大幅增加技术标权重。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在城镇化过程中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先布局、优先建设,做好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稳妥解决“邻避”问题。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简化节能环保项目行政事项审批流程,鼓励各级政府建立节能环保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节能环保投资创业提供更便捷的条件;强化对节能环保项目环境绩效管理,减少政府对项目技术方案、技术路线等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