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朝登 闵琦 邱爱荃
上海市奉贤区一条在住建部“挂号”的、两岸居民怨声载道的黑臭河道,最近在上海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中率先变黑为清,成了一条清洌可鉴、河边荡漾欢声笑语的涓涓清流。
往昔黑臭民怨腾
这条发生云泥巨变的河道名为种福河,是一条位于奉贤区南桥镇城区的断头河,河道全长800米,水面积为9600平方米,自浦南运河流至南奉公路。由于水动力不足、市政污水管网老旧破损以及周边居民小区雨污混流直排河道等原因,使这条名为种福的河道成为了两岸居民的心头之痛。
“以前,种福河就是一潭死水,乌黑发臭,在河边走路必须要捂住鼻子,有时宁愿绕一个大圈,也不想走在河边。”住在种福河附近的华龙公寓业委会主任沈士明表示。
原本以为自已住的是河景房,谁知却是一条臭水浜,真是苦不堪言。一到夏天,蚊蝇成群、臭气熏天,靠近河边的房子连窗户都不敢开。”种福河旁曙光新苑居民许福桢说。
据了解,这条又臭又黑的种福河每逢夏季,便成为居民投诉、媒体曝光的热点,多年来更是走入“治反复、反复治”的怪圈,污染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被住建部列为挂牌督办的黑臭河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
“水环境是上海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是一场攻坚战,必须形成合力攻坚克难,到2017年年底上海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全面提升上海水环境质量特别是郊区和城乡结合部水环境质量,使广大市民群众感受到水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有更多获得感。”2016年11月22日,在上海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发出了上海治水的“集结号”。
奉贤雷厉风行刻不容缓,随即拉开了“千名河长治千河”的大幕。
“治水工作关键在冬春两季,我们必须赶在2017年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河道治理。”中共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倍感紧迫,“在治水工作上,要建立‘河道身份证制’,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建立‘可检查、可考核’的新措施,解决反复治水的难题,实现治理黑臭河道的信息化、法制化、全域化。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考纲,以‘治水’的具体任务为考题,建立推进‘河长制’、‘河长赶考制’,努力打通‘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全力实现‘奉贤美、奉贤强’的战略目标,全力以赴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按照创新的“河道身份证”制度,奉贤区相关部门对种福河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查得生活污染源点位8个、雨污混接点5个、违章点位2处、违章面积215平方米以及水动力不足等情况,并建立了完备的《河道身份证信息表》。
“水污染问题在水里,但根子在岸上。想要打破治水‘治反复、反复治’的怪圈,就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种福河河长、南桥镇镇长张征介绍说,“根据排摸情况,我们对症下药制定治理方案。首先,针对种福河河床淤泥积压问题,我们抽干水体、进行了疏浚清淤工程。其次,针对种福河水循环较慢、水动力不足问题,我们安装回流装置,用来增加水动力,引清换水,使河水清澈。第三,针对种福河周边居民小区的雨污混接直排河道问题,我们采取了截污纳管处理。”
守土有责须尽责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奉贤治水,干部主动揽责尽责是关键,他们把治水称为“赶考”。在这个特殊考场中,党员干部就是“考生”,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考题”,人民群众就是“考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率就是“考分”。党员干部要考出“好成绩”,关键就在于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2016年12月18日,正值周末放假,奉贤区水务局局长汤民正带着南桥镇治水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
“看!那是什么?怎么会有乳白色的水直接排入种福河?”在检查过程中,一处意想不到的污水排放引起汤民和南桥治水工作人员的重视。为查清污染源,南桥镇的治水工作人员,连续掀了20几个窨井盖,最后抬走曙光新苑小区车库一辆汽车,才确定污染源是该汽车停放处下面的污水排放口。
“我们镇里的党员干部每天都会对辖区的污水排放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就是掀窨井盖。种福河两处市政管道老化,导致污水直排入河流的污染点就是党员干部掀窨井盖发现的。”奉贤区南桥镇第一社区副书记、副主任朱安达表示。
上海治水重在郊区,郊区治水看奉贤。据了解,为打好这场治水攻坚战,奉贤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工作机制,区级层面“总河长”由区委书记担任,副“总河长”由区长担任,16名区级领导分别担任奉贤市、区管19条河道“河长”;分段“河长”由各河道流经属地政府领导担任。据初步统计,奉贤各镇、街道、社区、开发区目前已落实河长1200多名,覆盖辖区内已建“河道身份证”的中小河道4351条段,做到“河道有名、信息有卡、管河有人、治河有策”的“四有”管理模式。
今朝河畔笑声扬
2016年12月27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种福河采访时看到,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泛起阵阵金色的波光;成排的大树在古朴的栏杆衬托下,倒影在清冽如镜的水面上,绘就了树林长在蓝天上的美丽画卷,与东方美谷提出的“十字水街、田字绿廊”城市意象相得益彰。河边小道上,老人家长里短的聊天声、孩子追逐玩耍的嬉笑声以及居民冬练跑步的脚步声交汇在一起,为三九严寒的种福河带来了勃勃生机。
“政府在整个治水过程中没有对我们日常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没让我们老百姓掏过一分钱。”曙光新苑居民许福桢说。
“政府为种福河的治水花了很多钱,出了很多力。以后,我们老百姓也要加强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好水环境和我们周围生态环境。”曙光新苑居民王才荣说。
临近结束采访,有居民热情而自豪地告诉记者,奉贤变清的黑臭河道可不止一条种福河,有许多条以前黑臭的河道,现在都已经有鱼虾了,种福河的变化只不过是上海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