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荆文娜
面对有“常态化”趋势的雾霾天气,除通过去产能、调结构等较长期的宏观措施,以及雾霾一来就采取限行、学校停课等应急手段外,还应有些相对容易实施,同时短期可见效快的短中期措施。
“我认为治理雾霾应分四步走”,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道,“一是监测发布,二是预警应急,三是识别污染源,四是分步减排。”马军认为,前面几步都是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我们也看到取得了一定进展,如目前监测发布工作已取得明显效果,全国已有超过400个城市发布监测数据,监测发布也为预警应急和识别污染源奠定了基础。”
预警应急在马军看来是一个及时的保护。“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在预警空气重度雾霾污染的情况下,中小学及幼儿园采取停课的应急措施,对青少年及幼儿等易感人群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预警应急也有个两难的问题。针对最近的重污染天气,许多学生的家长纠结于孩子健康与学业的问题。预警停课后孩子健康是得到一定的保护,但如果频繁停课,孩子学业也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于是,家长呼吁学校为教室安装新风系统。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小徐,她的孩子就读于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前段时间,孩子的班主任在家长微信群里发信息称:“对于最近持续发生的雾霾天气,不少家长建议学校安装新风系统。市区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师生身体健康,此项工作目前正在协调推进中,学校将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统一部署解决。”对于这一结果,小徐还显得很激动。她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学校还是很给力的,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快点推进,早一点落实。
事实上,呼吁安装新风系统的声音近几年就有,一些地方也开始了尝试,一些新风设备在良好至中度污染的天气,PM2.5的室内浓度可保持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在重度和严重污染的天气,PM2.5的室内浓度可保持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下(良)。
马军表示,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空气处理系统,在密闭的室内一侧采用高风压、大流量风机由一侧向室内送风,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风机向室外排出,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这种设备更适合人口聚集密度较大区域,如教室、大的办公场所等,以避免在这些场所出现由内循环式的空气净化器引起的缺氧现象。空气净化器更适合家庭等小型场所使用。不过,马军担心,新风系统的安装涉及一笔不小的资金,40~50人的教室如安装两台新风设备,约需3万元。学校是否有能力、政府拨款是否够用,以及相关后续维护等问题仍是讨论的重点。
而对于新风系统,家长们却有点等不及了。小徐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就坦言,为了孩子健康,一些家长甚至等不及对于新风系统的讨论和决定,有的班级已通过家长集体筹资购买空气净化器。“我孩子班里有同学的爸爸自己是做空气净化器行业的,他为班级捐赠了一台台式空气净化器。”小徐说道。另外,虽然新风系统、一些学校建立的室内或穹顶体育场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健康,但这些手段并不是最佳选择,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我们都不希望孩子们未来都生活在“气泡”中。因此,马军认为,在识别了污染源后,最终治理雾霾还是要落到核心问题——减排上。近年付诸实施的《环保法》和《大气法》要求,每个城市都需出台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且名录上的企业需向社会定时报告排放数据。但关键却卡在了执法的地方干预上,企业的违法成本也较低,这些都是今后需要切实解决落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