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旅游规划出炉 旅游目的地平台开发或成新趋势

作者: 张洽棠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总目标。无论是全域旅游的深化,还是旅游综合带动能力的提升,都是旅游升级的表现。
    那么旅游升级如何体现?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如何?相关受访专家表示,旅游升级箭在弦上,而旅游目的地平台开发或成升级的新趋势。

旅游升级箭在弦上

    规划指出,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规划明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而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旅游业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旅游已经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一大批绿水青山通过发展旅游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旅游业是无边界产业,包容性强,融合度高,能体现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要顺应时代要求,推进旅游业发展由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李金早指出,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按国际惯例,人均GDP1万美金是衡量是否进入发达国家的一个核心指标,中国人均GDP这些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一旦达到1万美金,意味着整个消费形势将发生巨大转变。以美国为例,目前的消费形势是人均1/3消费支出用于旅游度假,1/3GDP收益来自于旅游产业,1/3消费投资来源于旅游产业。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旅游业已经向着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深入融合,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升级方向:旅游目的地平台开发

    据了解,从目前旅游经营平台端的模式看来,主要分为四种:一是主题公园模式,如迪士尼乐园、万达文旅城、华侨城等;二是产业旅游模式,包括红色旅游、科教旅游、特色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三是主题历史文化小镇开发模式,如浙江乌镇、华谊电影小镇等;第四就是旅游目的地平台开发模式。
    何为旅游目的地平台,可能从一些实例会了解得比较清晰。比如黄果树快行漫游平台,该平台从“黄果树+互联网+N”的战略出发,以黄果树为核心景区,不仅整合了周边两个5A、多个4A级景区,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服(公共服务)”各领域打包产品与服务,另外还进行黄果树+全域旅游基础数据的采集、存储、交互、应用功能。
    另一个例子是将旅游、休闲、文化等各种资源融合的平台。前不久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实地走访的齐云山景区,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齐云山是著名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作为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重点项目之一的祥源·齐云小镇,主要包括生态停车场、新索道、集散和展示中心、文旅商业街、艺术创作基地、度假养生公寓、自由家营地、温泉养生馆、文化客栈和民俗酒店等十大项目。据介绍,这些具有徽文化特色和创造思维的项目改变了以景区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模式,新增养生、文化、艺术和民俗等全新旅游要素,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是开启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全新旅游模式的关键点。
    齐云小镇的开发者——祥源控股集团董事长俞发祥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围绕旅游消费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祥源的旅游目的地项目主要选择山清水秀、历史人文独特并且交通便捷的优质自然景区,通过着力完善景区的休闲度假体系和全方位优质服务,着力打造“游客乐于逗留24小时以上、并向往反复到达,年接待量超200万人次”的具有祥源特色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平台。
    在走访期间,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还采访到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王靖,据其介绍,安徽省已提出旅游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要把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和战略性板块。“安徽旅游发展的春天真的来了。”王靖说。据了解,安徽将力争到“十三五”末在全省创建100个省级旅游小镇,这些小镇是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也是融合文化、旅游、生态、社区等功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