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王晓涛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共签署技术交易、产业合作项目82个,总金额达733.26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与往届相比,今年的签约项目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高精尖产业结构特点。九天微星全球共享卫星星座计划项目等一批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项目的签约金额高达495亿元,占总签约金额的67.5%。二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本届科博会有天津东疆保税港区项目、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项目、河北隆化县农业合作项目等京津冀项目多个,占总签约数量的12.4%,同比增长明显。三是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和破解“大城市病”,项目签约额超过50亿元。本届科博会有多个项目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多家北京公司在河北建设厂房、物流基地;同时,有多个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氢能燃料项目,积极破解“大城市病”。四是科技惠民项目占比突出。金鲁班全民健康医疗项目、老城区改造、青藏高原牦牛物联网及爱心认养等项目突出服务民生,科技惠民特点,总签约额208亿元,占比28.4%。
据不完全统计,前19届科博会共签署合同、协议、意向5432个,总金额为9228.64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