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讯 “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是推进育种创新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马荣荣表示,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作物育种已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但由于农作物育种成果易扩散,可控性差,因此加强对原创知识产权的鼓励和对新品种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据马荣荣介绍,两系杂交水稻技术为我国首创,目前国内很多种业公司和研究机构利用管理上的漏洞获取亲本进行同类“模仿”,造成低水平重复和不正当竞争。一些亲本资源甚至经各种途径流失到了国外,导致我国在两系杂交水稻方面的技术优势面临逐渐丧失的危险。
“目前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侧重于产量、抗性等量化指标并且标准偏低、更新不及时,对于特异性、新颖性的指标和标准比较模糊,人为操作空间大。新品种保护制度没有完全理顺,品种权保护从受理、初审、复审、确定等程序尚未有效建立和顺利运转。”马荣荣建议,要完善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制度,杜绝同类同水平品种准入市场,提高区试从业人员待遇,完善区试操作规程,提高对照品种综合水平。他还建议农业部出台政策,建立育种科研创新意识培育机制,完善农作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农作物新品种侵权惩罚指标体系。(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