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小学生减负成为热词之一。近年来,国家层面已经先后发布了多个“减负令”,但学生们的“获得感”始终不甚明显。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记者提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如何才能真正为孩子减负?
对此,陈宝生表示,对于减轻学生负担,这些年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
下一步,国家将按照上述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减负工作。其中包括:从学校教学减负,主要是加强科学管理,把减负的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校外减负,主要是规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需要明确的是,培训机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补充,我们要整顿的是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的违规领域。从考试评价减负,即要改变评价方式,完善学业考试办法,建立素质综合评价制度,不允许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不允许炒作高考状元。从老师教学减负,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培训。不仅如此,最终还要从家长和社会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