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吴承坤
在贵州省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上的大小井特大桥采访时,贵州桥梁建设集团公司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土建第十四合同段项目部项目经理王福举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你现在看到的大小井特大桥的桥型是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但在此以前,大小井特大桥已经三次更改桥型设计方案。之所以要更改桥型设计方案,主要是为了将桥自身形成的风景与附近的大小井风景区融为一体,通过桥形成旅游资源和便捷通道,帮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小井特大桥之前曾有斜拉桥、连续刚构桥等桥型设计,这些桥型之所以最后没有被采用,主要原因是这些桥型的造型更多偏重于通行的功能,而缺少欣赏的美学价值,更无法与附近的大小井风景区融合成一体。
大小井风景区,被称之为“东方洞穴博物馆”,可与世界著名游览胜地法国南部的伏克田兹泉相媲美。大小井风景区主要由清澈碧绿的河水、遮天蔽日的古榕树、青翠欲滴的凤尾竹、错落有致的农舍、鬼斧神工的溶洞、神秘莫测的天坑、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绿毯似的草地所组成,数千种珍稀动植物繁衍生存其中。加之当地布依族有着淳朴的民风,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美丽动人的传说,使大小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风景区。
虽然风景优美,风情迷人,但由于交通不便,大小井风景区一直没有得到良性开发,当地农民守着金饭碗,过着极为平淡的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小井风景区所在的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村,共有近200户人家,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种植蔬菜。
小井组72岁的村民黄光秀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他们家一共种了3亩左右的蔬菜,主要有辣椒、黄瓜、早玉米。辣椒、黄瓜每年过了清明就开始上市了,早玉米则要过了五月一日才能上市。
“蔬菜都运到沫阳镇上去,那里有老板来拉到外地去。”黄光秀说,“村子里靠街面上的人家,还开了农家乐,但生意并不是天天都好”。
一位老阿姨凑上前来,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她家就开了农家乐,并且要记者一定要记住她的电话,好帮她打个广告。
黄光秀说,大小井风景区最神秘的故事是,很早以前,这里有妖怪出没,并且成灾,后来祖先高人将妖怪收住,并立下一方金刚柱,将他们统统压在了下面。可惜,采访时间过短,记者终究没有找到那方金刚柱。
据黄光秀说,大小井风景区最有名的物产算得上是宝马石了。这种石头白色透明,以前要几十斤大米才能换一颗,最神奇的是,它会自己移动。“以前我们经常拿来玩,现在不好找了,在流经大小井风景区的坝王河里一天都摸不到一颗了。”黄光秀说。
宝马石会自己移动?面对记者吃惊不小的眼神,一位老阿姨赶紧补充说,是要在盘子里放上自家酿造的米醋后,再放上几颗宝马石,这时宝马石就会自己动,互相碰撞。
黄光秀说,全村人都希望高速公路能早一点修通,希望有很多人、很多老板来大小井风景区搞开发。
记者了解到,左幅桥长1501米,右幅桥长1486米,其中主桥为计算跨径45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的大小井特大桥,2016年6月29日动工建设后,已于2018年6月30日顺利合龙。按照38个月的建设工期要求,大桥预计2019年8月全部竣工,2019年底实现通车。通车后,从平塘县到罗甸县只需1个小时,对打通贵州的“断头路”,加快黔南地区横向连接运输大通道的形成,加快贵州建设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助推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都有着重要意义。
届时,黄光秀及大小井村所有人的愿望也将会实现。
而且,大小井特大桥主桥采用的世界第一的计算跨径为45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拱,到时候还将以其自身优美的弧形和优良的品质成为新的旅游景点,与大小井风景名胜区一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