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要当好中国在欧洲的桥头堡

——访德国汉堡市国务秘书、驻德国联邦、欧盟及外交事务全权代表谭倍蓝博士

作者: 程晖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

    日前,德国汉堡市国务秘书、驻德国联邦、欧盟及外交事务全权代表谭倍蓝博士访问北京和上海,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就相关问题独家专访了谭倍蓝博士。
    谭倍蓝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是进一步推进汉堡与上海友城关系的发展并加深中国对汉堡的了解,“汉堡与中国长久以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汉堡港是中欧贸易枢纽,超过500家中国企业在汉堡落户,超过650家汉堡的本土企业与中国有业务往来,汉堡作为欧洲‘新丝绸之路’海上和陆上枢纽和终点站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谈到汉堡时,谭倍蓝说,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拥有德国最大的港口汉堡港,中德贸易的一半的货物都是通过汉堡港口来运输的。汉堡还是国际第三大民用航空城市,有空客A380的组装厂。汉堡于1986和上海签订友好城市关系,目前正在对易北河进行疏浚,疏通,希望让更多的中国的集装箱直达停靠到港口,“我们一直关注和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汉堡是中欧班列一个重要的节点,每周有30趟班列到达中国,与中国27个城市建立了联系。”
    谭倍蓝此行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为每两年一届由汉堡商会举办的“汉堡峰会:中国与欧洲相遇”预热。今年第八届汉堡峰会定于11月26日、27日在德国汉堡市召开。她谈到:“汉堡峰会是中欧对话的平台,会议将对中欧、中德经济关系进行讨论,其他议题还涉及智慧城市、中欧双向的贸易问题等。比如,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
    “我们不希望人为地制造贸易壁垒,尤其对于欧盟来说,人员、货物的自由流通对于经济及社会稳定都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也在关注贸易保护的抬头,反对贸易战争。”谭倍蓝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