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北京25日电 前方记者程晖 徐纶报道 今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政策沟通分论坛上致辞时指出,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我们愿继续凝聚各方共识,勾画合作愿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各方的沟通、协商、合作,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造福沿线国家人民,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宁吉喆表示,自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来,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伙伴遍布全世界,合作理念深入人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宁吉喆指出,“我们不仅积极推进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硬联通’,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同时,更加重视以政策和规则标准对接为重要内容的‘软联通’,认真落实好首届高峰论坛成果,努力借鉴相关国际标准,统一规则体制和技术标准,实现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协同效应最大化。”具体来看:
在政策对接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2063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等国际倡议,以及各国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宁吉喆透露,截至4月24日,已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74份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多次被载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重要文件,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共识。
在规则对接方面,中国发布了《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与4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85份标准化合作框架文件,推动出台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推动成立了国际商事法庭和“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在数字经济、农业、税收、能源、知识产权等专业领域开展了规则对接。
宁吉喆表示,要与各国嘉宾一起,共商如何加强政策和规则对接,共促“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继续凝聚政策和规则标准对接共识。
宁吉喆强调,政策对接是落实各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规则标准对接是深化互信合作的基本保障。中国始终主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众人合唱而非一家独唱,是光明大道而非私家小道。和平合作、开放包容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特征,只要有意愿加入并发挥积极作用,我们都将热烈欢迎。“中国始终遵守和维护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条约、协定等国际规则标准,并愿意为完善国际规则标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断创新政策对接方式。
宁吉喆表示,“经过5年多的实践,我们与各方共同探索形成了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机制对接、项目对接的有效工作方式。下一步,结合各方国情,我们愿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加强政策对接。如签署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后,既可以从顶层设计着手,采取编制合作规划,建立对接平台,实施项目清单的方式;也可以直接从务实合作切入,率先启动一批双方有共识、条件具备的成熟项目,尽早让各方分享到早期收获成果。”
——积极拓展规则对接领域。
宁吉喆指出,中国愿与各方在借鉴应用国际通行规则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深化各专项领域的对接。“从一砖一瓦做起,为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宁吉喆透露,中国将研究建立项目资产和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共同提高资产利用和债务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投融资;发起廉洁丝绸之路倡议,完善反腐败法治体系和机制建设;分享改善营商环境、加强企业合规经营的经验;开展铁路联运“一单制”金融结算融资规则试点,提升中欧班列运行质量和效率。“我们还将继续推动加强在贸易、能源、数字信息、农业、生态、减贫等领域的全方位对接合作。”